罪與權柄
我們常以為罪的問題是人在是非之間抉擇的問題,因而只要能夠分辨是非與選擇作對的事,就可以不受罪的轄制。這是從行為與結果做考量,看起來也沒有什麼錯誤,並且我們從小接受的教導也是這樣,我們也繼續教導我們的下一代。然而以教導下一代為例,事實正如同我們所預期的嗎?更實在一些,在成人的世界,絕大多數的人都能分辨是非,也知道選擇作對的事,但事實卻是充滿各樣的詭詐、邪惡,彼此的攻訐、奪取。我們或以為這不是分辨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但人為何總是鋌而走險、明知故犯,甚至享受罪中之樂!
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我們常以為罪的問題是人在是非之間抉擇的問題,因而只要能夠分辨是非與選擇作對的事,就可以不受罪的轄制。這是從行為與結果做考量,看起來也沒有什麼錯誤,並且我們從小接受的教導也是這樣,我們也繼續教導我們的下一代。然而以教導下一代為例,事實正如同我們所預期的嗎?更實在一些,在成人的世界,絕大多數的人都能分辨是非,也知道選擇作對的事,但事實卻是充滿各樣的詭詐、邪惡,彼此的攻訐、奪取。我們或以為這不是分辨的問題,而是選擇的問題,但人為何總是鋌而走險、明知故犯,甚至享受罪中之樂!
我們都期待自己的信仰堅定,能夠有信心回應所臨到我們的各樣處境,因而在禱告上,常求神加添我們信心。若我們反思自己求信心的動機,最直接的連結是,有信心就可以禱告蒙應允,得著所盼望的,可以經歷神的作為,或者屬靈一些,說神喜悅我們有信心。這是人心的必然,可以迅速、有效的解決問題,但卻沒有生命上被建造,在我們裡面沒有任何基督的性情可以被建立。從以賽亞書我們可以學習屬神的人在信仰的路上信心的歷程,在這條路上總是離不開心思、意念,甚至肉身被極強力的擊打、對付、翻轉、撕裂,先知的話是無窮的黑暗、死亡、陰間如大水漫過我身。
當我們面對一些難處時,或要做抉擇,或要堅持,我們都希望自己是本著信心,但我們也常常看到弟兄姐妹為這樣的信心和結果所困擾。有人以為自己有信心,相信神的應許,且在其中堅持而得著所期待的;也有人同樣的堅持,相同的應許,卻沒有得著所應許的。我們會以為這二人所差別的不在於應許,而在於信心不一樣,得著的是有信心,而沒有得著的是信心不足。某些時候這樣的解釋是可以的,也是正確的,但卻很難分辨怎樣有得著應許的信心,或是相信神沒有給予所應許的也是神的一種引導。其實聖經上有勝過艱難的例子,也有不幸被殺的先知,要緊的,這些屬靈人都是有信心的,都是因信而行。
記得曾經有一則見證是一位有名望的學者,對社會已經有極傑出的成就,且他人生還有一段頗長的時間可以奉獻給社會。但他選擇放下人人都看好的現在與未來,回歸家庭,照顧有需要的親人,造成社會震撼。當時我和學生團契討論這件事,大家有各樣的看法,比較多是不認同他的抉擇,但卻又說不出具體或不能肯定自己否定的理由,因為總是和主耶穌的話有距離感。若是要認同他的選擇,又難以和現有的價值觀一致,因此,最終的結論是個人依照神給的感動。這樣的結果是大家比較放心的,確實也常出現在一些有疑慮或爭論的議題,總之,將個人的選擇歸之於上帝的引導、聖靈的感動總是沒錯的。
Facebook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ww.chupeivictory.tw
(03) 6585-220
(03) 6582-920
地理位置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信義會勝利堂
台灣銀行 (六家分行)
帳號:248-001-019784
統一編號:171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