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訓誨--母親節
在箴言中有一段非常少見的母親的訓誨:「利慕伊勒王的言語,是他母親教訓他的真言。」(箴31:1)這是作王的兒子在日後經歷中感恩,回憶母親給他的訓誨。雖然我們的孩子不是來做世上的王,但其中所看重的原則卻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因為我們都學習與基督一同做王。她一開始說:「我的兒啊,我腹中生的兒啊,我許願得的兒啊!我當怎樣教訓你呢?」(箴31:2)訓誨最牢靠的是本於神、出於愛,而非只是道理。她多麼愛自己孩子,是自己懷胎生的,更是禱告求主而得的,是出於神的賞賜。不只是給他最好的,給他舒適的成長環境,更是要教導他,但要如何教導他呢?且使他能深刻的記住呢?
她說:「不要將你的精力給婦女;也不要有敗壞君王的行為。」(箴31:3)她教導下一代,最主要的是看重自己的身份,也就是從神領受的位份。這身份的持守是不能放縱自己,不能貪圖享樂,不能有與身份不相稱的行為。正如保羅所說:「我為主被囚的勸你們: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不可放縱肉體的私慾,當謹慎自己的心,她說:「利慕伊勒啊,君王喝酒,君王喝酒不相宜;王子說濃酒在那裡也不相宜;恐怕喝了就忘記律例,顛倒一切困苦人的是非。」(箴31:4-5)要當心自己的享樂,免得放縱而不自知,如保羅所說,酒能使人放蕩(弗5:18)。
接著說:「可以把濃酒給將亡的人喝,把清酒給苦心的人喝,讓他喝了,就忘記他的貧窮,不再記念他的苦楚。」(箴31:6-7)這教導有幾方面的提醒,首先王必須承認自己的有限,總有他做不到的地方,例如社會中存在的貧困或是其他難以挽回的困難。但他可以助人在當下,或是同理,或是陪伴,與哀哭的人同哭。這需要的是謙卑自己的心,彎下腰來服事軟弱者。人的困境不單是物質上的,更艱難的是精神、心靈上的困境。我們作父母的是孩子的牧人,容易被我們疏忽的總是孩子心靈上的困境、難題。
最後她說:「你當為啞巴(或:不能自辯的)開口,為一切孤獨的伸冤。你當開口按公義判斷,為困苦和窮乏的辨屈。」(箴31:8-9)王要積極、主動的為弱勢者發聲,尋求公義,因為社會上的規則、法條是人與人競爭下的通則,往往難以兼顧這些人,既使世人以為這些是公正、合理的。我們學習與基督一同做王也是如此,要知道神的話是本於愛,使我們信得過。我們要保守自己的位份、身份,謹慎自己的行為、舉止,要有節制,凡事謙卑,免得自高,要知道自己的有限,不可自大,總是要存憐憫的心,顧念被忽視的人。這些教導在王的記憶中如此的深刻,必然與母親的影子相連結。願我們將神的話行在孩子的眼前,成為他們最深刻的記憶,使他們到老也不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