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再出發!

    如果有人問起「台灣的國球」,您的回答是什麼呢?相信不少人一定毫不猶豫的回答「棒球!」畢竟從日治時代開始,棒球運動就已在台灣紮根,經過紅葉少棒風潮、三級棒球在國際比賽大放異彩的年代,直到職棒的成立,棒球始終是許多台灣人集體記憶重要的一塊。不過,比起其他職業項目,棒球似乎可以說是有比較多「停頓/暫停」的運動,光是在規則上每一局上下的攻防交替,一場九局下來最少有16次之多,若比賽進入延長,這數字還會增加;另外還包括常見的因雨暫停、場地整理,或是球員受傷的暫時醫療、更換投手之後的投補練習等等。即使如此,對於熱愛棒球的粉絲們來說,這些停頓不僅絲毫不造成影響,反而更像是為下一波對決緊張氣氛前的預備時刻,令人更加期待。

馬戲團裡的大象

    有一個小男孩和父親去馬戲團觀賞表演。馬戲團裡有各式各樣的猛獸和各種高難度的演出—獅子跳火圈、大象走獨木橋、猴子雜耍等,看得小男孩直呼過癮。散場以後,小男孩注意到工作人員僅僅用一條細繩將大象栓在場邊的一根小木頭上。男孩不解地問馴象師:「大象為什麼不逃跑呢?」正在搬運著一綑又一綑狼尾草的馴象師笑著說「當獵人從非洲草原抓到牠的時候牠只有幾個月大,然後牠就被栓在這裡。牠曾經想逃走,但那時牠太小了,沒有辦法掙脫。」男孩又問「那牠現在為何不逃呢?」馴象師回答「因為牠不知道自己已經是一頭大象了啊!」「這大綑狼尾草就夠它開心了」。

在福音中看待規定與約束

    在日常生活與教會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接觸到各種規定,例如聚會的時間安排、服事的流程、會友的資格、財務運作的制度,甚至聖經中的道德命令與生活教導。面對這些規定,有時我們會有一個疑問:「我不是活在恩典中嗎?為什麼還需要這麼多規則?」信義宗的神學觀提醒我們,律法與福音雖然看似對立,卻在信仰生活中扮演互補的角色。律法顯出我們的過犯,使我們知罪,使我們認識到我們無法靠自己達到神的標準;福音則宣告,藉著耶穌基督,我們被赦免、被稱義、得著自由。這樣的神學觀不只是教義,更幫助我們在生活中正確看待「規章」的角色。

約瑟與神的百姓

    創世記中約瑟的敘事勵志又帶著傳奇色彩。然而,無論將其視為啟發美德的寓言故事,或效法約瑟如同道德的典範,我們都可能忽略了整本聖經最核心的信息—我們是全然的罪人,需要的是基督的救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