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藉由VBS的事奉門訓青少年

    VBS(Vacation Bible School)是整個教會一起參與的巨大營會,集結大量的人力和物資、需要長達數個月的徵集、預備和弟兄姐妹各樣的恩賜擺上。青少年負責第一線直接接觸兒童的部分。但早在青少年進駐現場之前,整個前置作業已經大致完畢,JC的青少年也成為第一批領受「恩典」的人。VBS的設計理念包括:1) 體驗式教育,強調身歷其境而非傳統的課堂學習;2) 兒童為中心,給予兒童更大程度的自由和選擇權,例如以市集的方式讓孩子自由探索;3) 關係取向,例如「支派時間」(「埃及家族時間」)圍圈坐在地上讓孩子和成人(青少年)間用家人的方式建立親密的互動。同時,在VBS的原始設計中,盡可能地不使用競爭或是交換的方式創造動機;避免孩童過度依賴外部的誘因,而消滅了原本內在的興趣和好奇。

夫妻間的挑戰:恩典的接納與饒恕

    在上個月的信仰與生活中,我談到夫妻是彼此的幫助者,而要扮演好這個角色,完全的接納與饒恕是首要的條件。在基督的信仰中,我們常被教導要用愛心互相寬容,因為我們自己是先在神的愛與恩典中,被接納與饒恕的;而神的恩典也是夫妻間恩慈相待的基礎。然而,現實生活中,即使是信主多年的夫妻,也常常在傷害與誤解中感到無助與失落。為什麼明明信仰教導我們要彼此饒恕,我們卻仍舊無法釋懷?這些掙扎的背後,藏著什麼樣的真實?

褥子團契

    馬可福音第二章記錄一段耶穌醫治癱子的故事。在耶穌傳道事業的初期,其所到之處都是萬頭鑽動。癱子是由他的朋友(們)帶來的,因為全身癱瘓,只能躺臥在褥子上,由四個人從四個角抬起。因為人多不得進前,他們就拆了耶穌所在房子的房頂,將癱子連同他所躺臥的褥子垂降到耶穌的面前。

「成全」的幫助者

    在創世記2:18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這裡的幫助者可以理解為「與他相對的幫助者」;因此,幫助者並非是指從屬性的地位,而是一種功能性的協助,乃是在完成神給予人類的管理與生養使命(創1:28)的互助性設計;所以在創造的原意中,幫助者的角色是關於關係、共同使命與互相成全;幫助者的地位並不是比較低的,乃是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下,對等互助的關係。在聖經中,曾描述以色列的幫助者就是耶和華神(詩33:20,121:1-2),幫助者甚或是更加尊貴、有能力和屬神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