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與敬祖
又到了三、四月交替的清明時節。傳統上,中國人在清明節時,都要祭祖掃墓,表達對祖先的孝道和追念。但是對於基督徒來說,特別是在大多是傳統信仰的家族中,當與長輩們在祖先的墳前,祭拜祖先、焚燒冥紙時,心中總是感到有些為難和壓力。探究清明祭祖文化要表達的意涵,主要是強調孝道、家族團結與慎終追遠。而對於在基督信仰中的我們,面對這個傳統節期中的種種傳統,如何在尊重文化的同時,能夠持守信仰,並將其轉化為福音的機會,是我們要思考的。
基督徒對於清明祭祖的為難,主要是傳統祭祀的禮儀,如拿香、燒紙錢、拜祖先等等,與「單單敬拜真神」的教導有所衝突(出20:3-5)。其次是如果不參與傳統的儀式,會有被誤解為不尊敬祖先的壓力,與如何做才能在不違背信仰又能展現我們要孝順父母(弗6:2)的聖經教導的難題。其實,在我們的信仰中是強調孝道的,以弗所書六章2節「要孝敬父母,使你得福,在世長壽。」箴言二十三章22節「你要聽從生你的父親,你母親老了,也不可藐視她。」並不與傳統文化悖離。我們可以讓家人明白基督信仰所強調的孝順,不只是外在的儀式,更是關心、照顧父母和長輩,在世時多陪伴、關懷他們,並用實際行動表達愛。此外,在掃墓或祭拜祖先的部份,這在中國的清明節傳統中是很重要的,基督徒是可以參與掃墓,除草、清理墓碑、擺放鮮花、分享先人的事蹟...等等,表達對祖先的尊敬;在祭拜的環節上,我們可以選擇以默禱或獻上感恩禱告的方式代替傳統的焚香與跪拜,如此也可以避免崇拜偶像的壓力。
其實還有一個方式是以感恩禮拜的方式來記念,這個方式不只是在清明時節,亦可用在長輩的忌日。曾經有一位姐妹邀請我去參加為她們的家庭感恩禮拜,是一個記念她父母去世一周年的家庭追思聚會,八個兄妹和其家人一同聚集,大約有廿多人,其中只有姐妹一家是主內的;聚會由她的兒子預備和主持,我們一同以唱詩歌開始,中間穿插兒女孫輩分享(祖)父母過往在他們生命中難忘的回憶,雖然有眼淚,也有歡笑,家人聚集溫馨和樂,最後由牧者來祝福;結束後家人又一起用餐分享美食。真是一個美麗的上午,所有參與的家人都覺得這樣很好,並且相約每年都要用這個方式來記念父母的忌日。這位姐妹的一家,使用這個方式,將基督信仰孝親敬祖的內涵,透過詩歌、禱告、分享傳遞給整個家族。此外在教會界有一個專門為清明節和重陽節敬祖的儀式—追思三禮(倒水禮、獻花禮、點燭禮),也是一個不錯的參考。
清明節就快到了,您有困擾嗎?您準備如何與整個家族一同掃墓懷念祖先呢?有沒有考慮用不一樣的方式來記念呢?願神祝福大家有一個美好的清明節期,更是讓神的兒女可以將福音帶給還不認識主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