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那滋味,不只是餅與杯

作者 蕭億婷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近期,教會中有一群國三學生,正預備在復活節這天接受洗禮與堅振禮。這些尚未領受過聖餐的青少年,對於餅和杯的口感與滋味感到好奇,也想知道我們教會所使用的餅杯,滋味與市面上常見的獨立包裝餅杯有何不同。聽見他們的討論,我不禁回想起初信、尚未受洗的自己,那時看著眾人一同領受餅杯,心中也懷著類似的好奇。

    在神學院的敬拜與禮儀課程中,我曾聽老師解釋聖禮的意義,其中包括「聖徒相通」——我們一同被接納在基督的身體裡,在團契中彼此相交、互為肢體。老師還提到,在某些原住民部落的教會中,聖餐使用的並非無加酵母的薄餅與葡萄汁,而是竹筒飯與小米酒。那時的我對「聖餐的滋味」產生了新的想像,也對聖禮在不同文化處境中的展現,多了一份驚喜與敬畏。

    隨著信仰年日的增長,我漸漸體會到,聖餐所帶來的不只是味覺上的經驗,而是主耶穌無盡憐憫與恩典的記號。每一次領餅,都是再一次記得:這是主的身體,為我們而捨;每一次喝杯,都是再一次思想:這是祂為我們所流的寶血,為我們立下那永不改變的新約。這樣的記念與領受,帶來安慰與力量,將我們從無能為力的罪惡深淵與死地中救拔出來,在主所賜的信心中,白白領受祂的恩惠與接納。

    主赦免我們的罪,接納我們進入祂的家,使我們能在祂的愛中,與眾弟兄姊妹一同分享團契。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捨命,使我們脫離死亡,得著那永遠的救恩。藉著洗禮,我們與祂同死、同埋,舊人與祂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也要與祂一同在新生命中復活,活出屬於基督的新樣式。雖然我們仍活在地上,卻因與基督的生命有份,能夠預嚐那「天恩的滋味」。

    因此,餅與杯的「滋味」,早已超越了口感與味道,而是神恩典與憐憫的滋味。聖禮帶來安慰,堅固信心,因其中蘊藏著神的應許與祂對我們親口所說的話。這聖禮是記號,是見證,宣告著:「基督的生命承擔了我們的死亡,祂的順服擔當了我們的罪,祂的愛帶走了我們的地獄——那些罪疚、恐懼與黑暗,祂都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