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宣教是從耶路撒冷開始

    主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是從耶路撒冷開始,是從他們的家、社會,是熟悉的環境,也是當下所處的位份開始,然後向外展是猶太全地、撒馬利亞,直到地極。當我們思想宣教,我們的焦點往往是跨文化,或是異文化的情境,這是必然的,也帶給我們極大的衝擊,因為這些是我們忽略或是不敢想、不敢去的地方。我們應當常將地極的使命放在我們心裡,總是要為前往的人禱告,實質的支持他們,也照著主的吩咐為自己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去收莊稼。但我們還需要反省自己的是,大使命中自己的耶路撒冷的宣教,是每天、每時、每刻都有機會的宣教,也是無時無刻在做的宣教,因為宣教就是為耶穌作見證,而我們的生活當就是為耶穌見證的生活!

跟隨主走受差之路(二)

    我們知道蒙召是為了受差,是我們受主的差遣,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走信心之路。這是屬靈人當行的屬靈之路,本著主的恩典,聖靈的引導,仰望基督得著屬天一切豐盛的應許。我們是復活之主、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使者行在主應許同在、同行之路。我們也知道這是回應天父憐憫的心腸,愛人迫切的心,因此,我們成為肯為主去的人。然而,這道路如同差我們的主當日所行的,充滿各式各樣的艱難、敵擋、挑戰、試探、誘惑。面對這屬靈的爭戰,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十章1至31節吩咐門徒如何跟隨主走這受差之路。

跟隨主走受差之路(一)

    主耶穌選召十二位門徒,差他們往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隨走隨傳,說『天國近了!』,同時也給他們這趟差遣的行動準則(太10:6-15)。但緊接著的吩咐,動詞由現在式轉為未來式,也就是接下來給予受差的吩咐乃是對以後的差遣說的,當然也是對日後的每一位門徒說的(太10:16-42)。我們都是蒙召受差的門徒,被主差遣如同天父差遣主耶穌。我們的信仰是遵行差我來者的旨意,作成祂的工。這受差之路正是信心之路,是亞伯拉罕走的路,也是以撒、雅各、摩西、大衛等屬靈人所行的路,更是主耶穌自己所走的路!

信與服(二)

    信與服神的話是一體的二面,是不可分的。不信就不能服,不服也顯不出信來,但信不能取代服,服也不能取代信。聖經一般單單提到信,因為服的要求已經完全的歸在信裡面,但在必要時會將信與服分開,或是用服的行動來談信的實在。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省察自己的信。例如,主耶穌用父親吩咐二個兒子前往葡萄園做工。聽從的不是口裡的應允,而是根據實際的行動(太21:28-31)。我們以為自己信神的話,卻不用心問自己服不服,往往會落於自以為信,實際上卻是沒有聽從、順服。另外服也不能沒有信,因為若只是服,會使人好像奴隸一般,沒有參與、同工的喜樂,也不在主的裡面與主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