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預苦期(五)- 十架路上的反思

    在預苦期,我們反省自己,在主面前認罪悔改。我們對明顯的過犯、錯誤是可以很清楚的承認和悔過,但有些內藏且極為要緊的心思、意念卻是不容易對付。我們可以默想主耶穌上十架之前和門徒的對話,特別是上十架受苦的預言來做信仰路上跟隨主的反思。雖然我們已經清楚後來門徒的經歷,然而,深思之下我們定能體會,自己與門徒卻是極為相似,軟弱、短視、近利也同樣在我們的裡面。

預苦期- 面向十架、與主同行(三)

    在馬太福音記載著:「到了晚上,有人帶著許多被鬼附的來到耶穌跟前,他只用一句話就把鬼都趕出去,並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說:祂代替我們的軟弱,擔當我們的疾病。」(太8:16-17)當我們讀這段經文時,我們很容易閃過一些畫面,例如,一個被鬼附的人迅速的恢復正常,一個攤子立即起來行走等等。我們看重且引以為奇的是主耶穌的能力,甚至有些人會以為,這是必然的,因為耶穌是神,神當然有能力趕鬼、治病。這也是許多醫治特會時,眾人所期待的。然而,馬太卻是以先知的話說,「祂代替、祂擔當」,而不是「祂挪去、祂除掉」我們的軟弱、疾病。

預苦期- 面向十架、與主同行(二)

    在預苦期,我們默想基督當日前往十架的歷程,從當中我們思想自己的跟隨。首先是這歷程的開端:「耶穌被接上升的日子將到,祂就定意向耶路撒冷。」(路9:51)主耶穌定意面向十架,因為成就天國的福音是要定意捨己的。此時有一門徒對主說:「你無論往哪裡去,我要跟從你。」主回答:「狐狸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只是人子沒有枕頭的地方。」接著又對一個人說:「跟從我來!」那人說:「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只管去傳揚神國的道。」又有一人說:「主,我要跟從你,但容我先去辭別我家裡的人。」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後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9:57-62)

預苦期- 面向十架、與主同行(一)

    感謝主的保守和眷顧,我們可以和家人共度美好的春節假期,更感謝主這段時間沒有疫情的騷擾和不安。今天是春節假期後的第一個主日,也正好是預苦期第一主日。在復活節之前四十天,扣除星期天的這一段時間,教會傳統上為了預備心迎接受難日、慶祝復活節和等候基督的再臨,會鼓勵信徒自省、認罪悔改、施捨行善,稱之為「預苦期」。預苦期的第一天正好是星期三,稱作聖灰日(Ash Wednesday),剛過去的星期三正是今年的聖灰日,是表明以披麻蒙灰的心情作開始。預苦期也稱做四旬期或大齋期,是非常要緊的提醒,更何況我們正處在這疫情嚴峻、人心不安、道德彎曲悖謬的世代,更是要自我提醒,守住我們蒙福的位份,等候基督的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