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自己的故事

    在疫情之下好不容易舉行的奧運會終於圓滿的落幕,在這期間,正好給關在家裡有很好的活動消遣。看著這些參賽者,得勝者欣喜若狂,也有人黯然落淚。運動員場上的壓力,所要面對的常是觀眾難以體會的,賽後要面對的也是一樣。就以得銀牌來說,對我們與比賽無緣的人來說是何等的光榮,但有人惋惜得著的是銀牌,整個頒獎過程擺著一張臭臉。有人歡欣無比,但旁邊卻有人說,可惜不是得金牌。正如有位運動員面對觀眾不如預期的反應時,說:「站在場上的不是你!」其實,觀眾有觀眾的期待,實在不合適將自己的想法加諸於這些運動員身上,因為每個運動員都有屬於自己的故事。

心在一起–父親節

    今天是父親節,也正好是主日。我們為每一個作父親的感謝神,也求主保守、眷顧他們,使他們都在恩典中服事家人,傳承信仰。傳統上父親的角色被定位在工具性的位置,在家中為首,以養家、保護家庭為主,並看重外面的成就等等,在親子互動上容易落入嚴肅、上對下、以倫理為主的關係。父親常被要求做危機處理,但因著不善處理人際關係,往往選擇安靜或是逃避,或容易用嚴厲、高壓的方式迅速的壓下親子或家人間的問題。一般親子關係在兒女長大、更多社會的經歷之後,藉由彼此的體會與容忍,才有多的機會在關係上更加的親密。然而,每位父親的內心都是渴望與家人有更親密的接觸。

敬畏的心

啟示錄中主耶穌給教會的信,目的在提醒、勸勉教會守住聖潔,因祂是教會的主,也是與教會同在的主。第三封給別迦摩教會的信,首先肯定他們在逼迫、艱辛的環境中堅守神的名和主的道,說:「我知道你的居所,就是有撒但座位之處;當我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在你們中間、撒但所住的地方被殺之時,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但接下來責備他們當中有人服從了巴蘭的教訓使人絆跌,和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使人走錯路。並且呼籲他們要悔改,免得主的憤怒臨到他們,也同樣地呼召要堅守住信仰,做一個得勝者(啟2:12-17)。

得救的記號

    啟示錄給第二個教會的信是給士每拿教會,這個教會非常蒙主稱讚,沒有責備的話。主說:「我知道你的患難,你的貧窮(你卻是富足的),也知道那自稱是猶太人所說的毀謗話,其實他們不是猶太人,乃是撒但一會的人。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們中間幾個人下在監裡,叫你們被試煉,你們必受患難十日。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啟2:9-10)這是一個為主受患難、受苦的教會,遭受猶太人和撒但的攻擊,環境非常險惡,甚至有些人要為主殉道,主耶穌沒有除掉這些難處,而是勸勉他們至死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