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守與分辨
第四封信是給推雅推喇教會,主耶穌先肯定他們,說:「我知道你的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又知道你末後所行的善事,比起初所行的更多。」這教會有信心、愛心,且是殷勤、忍耐,樂意行善,可以說是非常有見證的教會。但接下來主說:「然而,有一件事我要責備你,就是你容讓那自稱是先知的婦人耶洗別教導我的僕人,引誘他們行姦淫,吃祭偶像之物。我曾給她悔改的機會,她卻不肯悔改她的淫行……,那些與她行淫的人,若不悔改所行的,我也要叫他們同受大患難。我又要殺死她的黨類,叫眾教會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並要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啟2:19-23)
耶洗別是西頓王謁巴力的女兒,亞哈藉著娶她與西頓聯盟,但亞哈跟著她拜巴力,為巴力建廟、築壇。亞哈所行的惹耶和華神的怒氣,比他以前的以色列諸王更甚。她以權勢追殺以利亞,也強逼與拿伯同城居住的長老貴冑作假見證殺害拿伯,並奪取他的產業(王下16-21)。這裡顯示推雅推喇教會有好行為卻沒有分辨真理和維護真理,甚至連主的僕人也屈服,這是真理被人的權勢綁架。教會歷史不斷有這樣的事情在領導層中發生,例如,早期猶太人強逼基督徒受割禮,中世紀的教宗的黑暗歷史等。
我們從推雅推喇教會學習,一方面忠於所託見證主名,一方面要持守、分辨真道。雖然我們不至於成為有權勢綁架真理的人,但我們也可能屈服在權勢底下而偏離真道。我們以為稍微偏離一些並不會造成多大的問題,事實上只要有這樣的意念就成為我們裡面的重擔,因為這些意念總含有人想要得到的,或是地位,或是金錢。正如保羅說:「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裡,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8-10)
我們要謹慎,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我們原是受了祂的印記,等候得贖的日子來到(弗4:30)。我們要常常自我省察,不要使那些今生的驕傲成為我們的重擔,也不要陷入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成為罪的奴僕。求主幫助我們總是存著感恩的心,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