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與孩子一同學神學、認識神(下)

作者 陳慕天牧師 on . Posted in 牧者的話

    今日的世界觀建基在啟蒙運動的基礎上,係對過去天主教神權的威權與教條的反動。而科學、知識、理性被認為是可以改變人類生活,並促進人類全體的進步。某一個層面,我們看見高舉理性、科學帶來的改變,我們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科技,但人類文明的貪婪、自私、以及世界的資源、並且新科技帶來的世界競爭、開放、自由,卻也讓惡變得無所不在。

    孩子在思想信仰中,因著學校教育的緣故,以及理性思辨的訓練,一方面他們需要在理性的頭腦中認識信仰,另外一方面,在強調個人經驗的後現代文化,卻也是下一個世代對理性世代的一種反撲;標準答案的解答不再能滿足孩子。他們更在乎的是父母親口裏所說的信仰是否真實,並且更在意的是個人的經驗與經歷。

    如果孩子再大一點、批判性思考更強一些,他們很有可能會問:「主耶穌、佛陀、阿拉、各樣的宗教,不也都是神,為什麼只有主耶穌是神?」這樣的問題,對於活在理性思辨時代的群體,或許用純理性的思維去解答便很有說服力;但對新一代的孩子而言,他們心裡更在乎的會是:那麼信耶穌的人有什麼不同嗎?他們看到父母的信仰和周圍基督徒的生命,對照非基督徒的生命,基督徒的生命是否有證實信仰是更好的?如果不是,那麼,為什麼不能尊重彼此的信仰?

    理性與經歷中的落差,關鍵在於靈修神學-是每日信仰真實的活著。信仰的答案、抉擇、和體會,正如後現代文化所看重的,每一個人都會有個人生命的經歷、體會。然而,每一個人生命的基礎、家庭的背景、人生擁有的資源都不相同,藉由比較而來的信仰其實只會讓我們從錯誤偏差的眼中,放大扭曲自己生命的貧乏。每一個孩子、每一個成人,我們都有不同的人生際遇,但是上帝超越這一切,祂在乎並且關切我們群體生命的問題、也關切個人生命與祂的連結。一個身份沒有立足點,盲目地在成就、成功、掌聲中尋找那虛假自我的人生道路;我們好像總在一些錯謬地世界觀中,繼續批判和找尋真理。

    孩子,在世界中成長,要適應新的世代,他們的路需要被理解,他們的處境是我們沒有經驗和體會過的。但父母所能給予的,是支持、陪伴、傾聽,和讓他們理解父母所能做的,雖然未必如同主耶穌那樣地時刻同行、聆聽他們的呼求,卻是讓他們知道神將孩子託管給父母,那份從神而來對孩子的關顧與愛,便如同天父一般,定意一輩子的愛與約定。陪伴、聆聽、與同行,引導孩子自己找到信仰的答案,會成為我們陪同孩子一同學神學,認識神的旅程;而孩子也會帶著父母看到神豐富恩典的另外一番樣貌,引領我們藉著信心向前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