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安靜等候

    在預苦期,我們都會想要做些什麼,或是禁食、禱告、愛心的付出、恩慈的行動等等,這些都是好的,但這容易使我們以信仰外在的作為取代內心的作為。我們知道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但我們還是想怎麼做,以所行來評量我們的心,藉此來肯定我們的心。如此一來,我們屬靈內在的真正要緊的,往往就被疏忽了!正如當日門徒等候基督的再臨,門徒直接問主,想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有什麼預兆等,但主的回答卻是要門徒專注於自己的心。主耶穌要我們無論發生什麼景況,總要忍耐到底、謹慎自守、儆醒禱告(太28)。這三樣提醒,綜合起來只有一樣:持守在基督裡「安靜」的心。

公平的省思

    聖經故事中有一些讓我們讀起來有神待人不公平的思想,例如,以撒的雙胞胎─以掃和雅各,尚未出生就不一樣了:神愛雅各勝過愛以掃。很多人試著以二人日後的行為來解釋神的揀選,但這樣陷入神是被動的揀選,是與祂的全權相矛盾。有人試著緩頰,認為神是預先知道的,但這樣仍然是被動的。事實上,聖經有相當多這一類的情境,都會讓人覺得神不公平。使徒保羅在羅馬書第九章明確的表明,神的全權是完全的、自主的:祂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叫誰剛硬,就叫誰剛硬。這樣,問題出在哪裡?在預苦期,我們更思想十字架上的耶穌,在祂身上的一切,天父是否是公平的?

盼望主耶穌基督的忍耐

    在預苦期中,除了自己的認罪悔改,許多人強調要有恩慈的行動,或是奉獻、善行等,這些看起來都是好的,但在靈命的自省上,這些仍然強調自己的作為,在自我生命的對付上是極為有限的,甚至給了自我敬虔的外貌。自我省視靈命,要緊的首先是信心所做的功夫,再來是愛心所受的勞苦,還有第三樣是盼望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這忍耐不是本於人的忍耐,不是人自我要求,也不是自己的堅持和意志,而是從神的話而生的忍耐。若我們的忍耐不本於神的話,充其量只不過是本於人自我期待,建立在自我而已。這樣而來的盼望要不是屬世的,就是自以為屬靈,但最終主是不認可的(太7:22-27)。

愛心所受的勞苦–捨己

    上週三是聖灰日,是預苦期的開始,是省視和回歸十架跟隨主的道路,也是仰望主耶穌十字架榮耀的靈修旅程。當我們省視自己的靈命,思想靈命的建造,首先是信心所做的功夫。這是以所過的生活中有多少信心的成分作考量。例如,主耶穌指出窮寡婦的奉獻比眾人所獻上的多,因為她的奉獻使她的生活更需要信靠神的供應。雖然一般人的奉獻對生活並沒有太多的影響,但這並非就沒有信心的成分,按照個人奉獻的心志,仍然可以有蒙悅納的信心。我們不能為了過信心生活而效法她的作法,因為這樣不是走信心的道路,而是律法的路,是想倚靠自己的意志、能力,不僅沒有信心的成分,甚至是在試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