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等候的艱難

    今天開始是將臨期,是從聖誕主日之前的第五個主日開始,是教會預備慶賀主的降生和盼望主的再臨。將臨期使我們想到二約之間的以色列百姓,他們在艱難中等候彌賽亞─基督的降臨。從被擄之地回歸,他們重建聖殿、聖城,但四百多年過去了,上帝的國仍然沒有復興,國家仍然沒有重建。然而,上帝的應許並沒有遲延,依然照著祂所應許的來到,只不過並非照著人的期待,反而祂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祂(約1:11)。這是多麼令人震驚和難以置信,因為世界不認識,祂尚可理解,但自己的人怎麼不認識祂呢?

信心的標誌–喜樂

    主耶穌曾經對猶太人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約8:56)。當日猶太人等候基督,仰望基督來的日子,還可以理解,但亞伯拉罕仰望主的日子是什麼呢?當日亞伯拉罕所盼望的是神給他的應許:後裔和迦南地,使他成為大國,成為萬民的祝福、多國之父,更應許萬國都必因他那一個後裔得福,而這一切得以成就都源於這一位後裔。這一位他所仰望的後裔,在獻以撒時他看見了,因為神是自己預備獻祭的羊羔。這是亞伯拉罕在信心裡的看見,對所信的有把握,對神的應許深信不疑,這不是肉眼的看見,而就是喜樂–聖靈的果子!

枉然及安然

    我們很熟悉的經文:「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警醒。」(詩127:1)這句話顯然不是我們都不必負什麼責任,而是將責任都推給神,只要耶和華神建造和看守,一切都安然。我們明白耶和華神是藉著我們每一個人,或作父母、或是兒女,都要按照祂的吩咐來建造我們的家、工作等。我們認為可靠且一直在作的是將祂的吩咐化做規條、規定,也學習許多方式、作法等來教養我們的孩子,或是工作。然而,我們一直過得很辛苦!我們以與孩子相處為例,來做反思。

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

    使徒保羅在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上,提到自己在選擇上的二難,離開世上與主同在或是留在世上與他們在信仰上一同追求、長進,前者是好的無比,但後者為著信徒更是要緊。使徒不是領他們信主、受洗,就完成了傳道的任務,而是繼續的在真道上造就他們,期望他們在真道上有長進、有喜樂,活出所信,也就是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追求長進是要緊的生命見證,保羅不僅對信徒這樣說,他也勸勉提摩太要長進,在傳道上用心,不僅宣讀、勸勉、教導真道,更重要的是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表明他不是空談真道,而是活出他所信的道(提前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