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聖靈同證

    保羅在羅馬書第四章告訴我們因信稱義,不是看人所做的工,而是只信稱罪人為義的神,這樣我們的信就算為義,如同亞伯拉罕因信稱義,也與大衛罪得赦免成為有福一樣。第五章告訴我們,因信稱義使我們與神和好,得以在神的恩典中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既使是有患難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使我們有確實的盼望,且使我們藉著我主耶穌基督得與以神為樂。然而,第六章卻告訴我們不要容罪在我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我們順從身子的私慾,也就是不可以在罪中活著,也不可以犯罪。顯然我們被稱為義的人仍然時刻面對與肉體、老我的屬靈爭戰。

合神心意的讀經--神給的標準

    榮神益人、合神心意是最常聽到基督徒的自我期許,或是給其他信徒的勸勉片語。前者尚有一些個人的成就感,或是自我的滿足,因為可以榮神益人必定是好事、美事,也是使個人有榮耀的事。後者不僅可以顯得願意為主而放下自己,更是合乎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從主。因而信主久一點之後,總是希望自己所做的抉擇是合神心意。但當我們問合神心意是什麼時,又是一件難事,除了明確的是非對錯,我們總是不能夠確定何者是神的心意。例如工作、職業的選擇並沒有明確的是非,甚至是服事也是一樣。

不改變的神

     新的學期開始了,對很多家庭而言,要面對的不僅是孩子們新的老師、同學,還有一些是高三、國三,或是小學新生,更是有想像且實在的艱難。這都是必然的,因為這是我們所承擔的位份,是神交託我們的產業。神所賜的座落在佳美之處,也實在是美好,這是大衛的頌讚。但我們實際查考大衛從神所領受的產業,他的家、孩子們,還有他的國民,治下的臣子等實在是給他許多的難處,且是極大的難處。例如,他統一以色列的國,花了不少時間,也經歷約押擅自殺了投誠的押尼珥,幾乎破壞了南北的和平統一。他的孩子們詭詐、互相殘殺、爭權奪利,全然都沒有像他信靠神的心。甚至他被押沙龍追殺,這一切怎麼可能說是美好、佳美呢?

神的好友

    約翰福音記載最後接近十架之時,主耶穌常說:「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主耶穌為何要先說呢?從創世開始,「上帝先與人說」是很理所當然的,因為人需要事先被告知一些要緊的事。但有一些事,上帝並不對所有人說,而是只對有關係的某些人講。這其中更有一些是與上帝有特別的關係,且上帝先告知他們不僅是讓對方知道,更要緊的是邀請他們參與。這樣的特別關係是上帝看這個人為祂的好朋友、密友,正如亞伯拉罕,也是耶穌基督對門徒。祂對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