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於雅各講的信心之行為
雅各書提到「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我們或以為雅各所講合乎於這信心的行為必然是像亞伯拉罕獻以撒,或是喇合私下隱藏探子等這般無與倫比的舉動,因為雅各引用這二個例子說明這活的信心與行為必然相呼應。然而雅各引用這二個例子之先,這句話是用來指責信徒沒有憐憫的心,因為雅各說的例子是: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5-17)。不僅雅各如此,主耶穌也針對當時代的法利賽人說類似的話,指出他們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因為他們沒有憐憫的心,因而所擁有的信不蒙神的喜悅。
雅各也特別強調他說的信心不僅是指知識上的認知,甚至也不只是與上帝有真實的對話、實在的經歷那樣的信,因為僅是這樣的信卻與鬼魔的信是相似的(雅2:19)。雅各強調的信也不是那可以行神蹟的信,或是病得醫治的信,也就是不是有我們所期待的結果為佐證的信,而是相信神的應許,是相信神說過的話,是因著神的話而有盼望的信。這樣的信是本於相信神的憐憫,正如喇合相信,雖然自己是迦南人,是神定意要滅絕的,但因著信,仍然可以得到憐憫,這也與迦南的婦人一樣,相信自己也可以得到桌上掉下來的餅乾碎屑。
雅各稱這樣沒有行為的信心如同身體沒有靈魂,是死的,他稱之為「虛浮的人」(雅2:20)。虛浮的字意是沒有內容,沒有憑據,不真實、沒有能力的或是無果效、無效率的,徒勞無功、達不到目標的。也就是說,這樣的信心達不到因著原來期待的信心而有的結果和目的,也就是盼望。好比那些在見主耶穌時,被主耶穌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的那些人。雖然這些人自以為是奉主的名傳道,奉主的名趕鬼,奉主的名行許多異能,必然可以進入天國(太7:21-22),顯然這些人先前禱告時是有應驗的,因為他們證實自己是可以趕鬼,也可以行異能,但這樣的信不蒙神的悅納。
我們常對雅各提到的信心與行為有錯誤認知,以為合於信心的行為必然是該行為有達到我們求的結果,但重要的不是我們求的結果,而是神已經說過、承諾的應許。而更容易分辨的是,我回應信心的行為是相信神憐憫我,因而我相信主耶穌的赦免之恩,也相信神應許不在乎我的表現,而是我對祂的話的信服。因著這信,我的行為顯出向神的話信服,也就是照著祂的話行,甚至是獻上最愛的,如同亞伯拉罕的敬畏(創22:12);對人有憐憫,不在乎自己所要付出的;更是肯定自己當下的處境是在神的眷顧之下,有平安和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