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神的好友

    約翰福音記載最後接近十架之時,主耶穌常說:「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說了。」主耶穌為何要先說呢?從創世開始,「上帝先與人說」是很理所當然的,因為人需要事先被告知一些要緊的事。但有一些事,上帝並不對所有人說,而是只對有關係的某些人講。這其中更有一些是與上帝有特別的關係,且上帝先告知他們不僅是讓對方知道,更要緊的是邀請他們參與。這樣的特別關係是上帝看這個人為祂的好朋友、密友,正如亞伯拉罕,也是耶穌基督對門徒。祂對門徒說:「以後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僕人不知道主人所做的事。我乃稱你們為朋友;因我從我父所聽見的,已經都告訴你們了。」(約15:15)

活在光中

    當文士和法利賽人以一位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質問耶穌之後,主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接著約翰記載了三件重要的敘述來闡明這句話,一是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自由,神的兒子若叫我們自由,我們就真自由;二是使以生來是瞎眼的得醫治,一方面顯明人活在罪中,自義而不自知;三是,主是好牧人,一方面為羊捨命,一方面牧養他們,使他們得豐盛的生命。這些記載要幫助我們真實的明白「跟從耶穌,得著生命的光」,是活在光中,或是在光中活。

作信實的父親--父親節

    在關係當中,信任是最要緊的,它不容許有任何的玷污或彎曲,要一直的堅持承諾。信任不是單向的,是雙向的,需要彼此都有相同的用心、付出和承擔。在親子關係中,信任尤其重要,且是不能以其他作為來取代的。愛可以用付出時間、關懷,或是物質等來呈現,但信任卻不是這樣,是承諾的實在,是對方「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之事的確據。」信任的要求也不會因著個人的權勢、財力等之不同而有所差別,而是本於個人自己口中而出的話。對每個人而言,都是「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不分貧富、貴賤,也與知識、聰明等無關。然而這一切對信任絕對的要求也正是信實在生命的內涵中的尊貴與寶貝。

合於雅各講的信心之行為

    雅各書提到「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我們或以為雅各所講合乎於這信心的行為必然是像亞伯拉罕獻以撒,或是喇合私下隱藏探子等這般無與倫比的舉動,因為雅各引用這二個例子說明這活的信心與行為必然相呼應。然而雅各引用這二個例子之先,這句話是用來指責信徒沒有憐憫的心,因為雅各說的例子是:若是弟兄或是姊妹,赤身露體,又缺了日用的飲食;你們中間有人對他們說:「平平安安地去吧!願你們穿得暖,吃得飽」,卻不給他們身體所需用的,這有甚麼益處呢?這樣,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5-17)。不僅雅各如此,主耶穌也針對當時代的法利賽人說類似的話,指出他們不是亞伯拉罕的子孫,因為他們沒有憐憫的心,因而所擁有的信不蒙神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