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自己被稱為義
在宗教改革之後,因信稱義是正統教會所公認的真理,強調我們稱義是因著信,而非行為。保羅說被稱義的人不可仍在罪中,也不可犯罪,且在這爭戰中要順服聖靈、靠主得勝。但事實是被神稱為義的人並不會因稱義的身份,且重生有了神兒子的生命而顯出爭戰得勝。更多的經歷與艱難是,我們仍然繼續與罪相爭,與肉體、老我相爭,並沒有一直處在勝利當中,反而常常被肉體、情慾所勝。當然我們知道要認罪悔改,也相信神必定赦免我們的罪,這實在是真實的,但沒有解決信徒的擔心和非信徒的質疑!因為若有一天來不及認罪悔改,就死了,那麼會如何呢?是否救恩還在呢?信主了還不是一樣?
另外一個問題是稱義之後,有人認真服事,有人不那麼用心,那將來會如何?有人以為只要得救、進天國就好,至於將來的賞賜並不那麼在乎。也有人以將來的賞賜來回答這問題,也用賞賜來激勵自己。聖經也有經文支持將來在基督台前的審判與賞賜,但還有其他相關的經文,值得進一步思想。例如主對尋求將來坐在祂左右邊的雅各和約翰說:「我所喝的杯,你們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賜的,乃是我父為誰預備的,就賜給誰。」(太20:23)這經文強調的與我們認知的審判與賞賜的觀念差很多!將來的賞賜是恩典,是天父既定的旨意,顯然前面賞賜的觀念與工價相似、一樣,而非恩典了!
這許多相關的問題在馬丁路德時期的天主教均已發生,且被詳細的討論,但他們錯誤的稱義觀導致不斷的要求人要補贖所犯過的罪,既使在離世之後。這樣類似的問題在舊約時代也類似,只不過以不同的方式呈現。例如哈巴谷先知因著以色列百姓極其的敗壞向神發出禱告,他原來所期待的是神來懲罰、管教他們,使他們能夠改過向善、回歸信仰。但上帝的回答是用更為殘暴、兇狠的迦勒底人來毀滅他們,這樣的作法使得先知難以接受。先知的焦點是以色列人在「稱義」上面出問題,然而神的回答並沒有改變祂既定的作法,更是提醒先知:義人必因信得生。也就是說,人的問題並非在找作法回到「義」,而是除了「信」,沒有人有本事回到「稱義」!
我們的核心問題永遠是「信」!這就是我過去近二年來與大家一起思想約翰福音的焦點:我們的信主耶穌信嗎?信不本於我們的行為、認知,也不是我們的經歷,甚至是表現,而是完完全全的聚焦在十字架的耶穌基督,是祂為我們的信心創始成終,是祂、祂自己、祂的話,是祂的愛和憐憫!我們的稱義觀是否不斷的驅使我們省察自己的信,驅使我們總是轉向十架的耶穌?是否使我們「向罪死、向神活」?「向律法死、向基督活」?「向肉體死、向聖靈活」呢?求聖靈幫助我們轉眼仰望耶穌,因祂的大憐憫!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English Français
 Français Deutsch
 Deutsch Ελληνικά
 Ελληνικά עִבְרִית
 עִבְרִית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日本語 한국어
 한국어 ไทย
 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iếng Việt Facebook
 Facebook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www.chupeivictory.tw
 www.chupeivictory.tw 
  (03) 6582-920
 (03) 6582-920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