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更新

作者 李四海牧師 on . Posted in 牧者的話

    被主耶穌責備的法利賽人或是猶太人是人的常態或非常態的行事?也就是說,他們信仰的呈現會是世人不自覺、必然的現象與結果,或這只有在猶太人才會這樣?若只是他們才會這樣,日後使徒們不需要以他們為基督徒的鑑戒。顯然他們實際的生活不是我們要注目的,所當在意的是隱藏在這些信仰行為裡面的心。不僅他們是如此,早在先知以賽亞的時候也是一樣,因此,主耶穌指著他們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可7:6)

    或許我們不像他們,因在我們受教育的過程中,我們是被教導要尊重人、愛人,對人有憐憫、有愛心,但在真實的經歷上卻是彼此拼的你死我活,無論在學業上,或是日後就業上都是如此。或許我們是有愛心,也願意主動的憐憫人,但自己的需要,自己要面對的難處等都使我們心有餘而力不足。成長過程中也讓我們不自覺的分門別類,有許多不自覺、先入為主的意識、觀念,雖然我們不認為有,但與我們互動的人是有感受的。若我們仔細的反思,也必然可以察覺到我們對人是有所不一樣的,因為我們都是先以外貌認人,這都成為我們內化的本像,行事的本能。若我們不主動的心意更新而變化,我們頂多在看見需要的時候,蜻蜓點水式的意思意思表示一下所謂的心意。

    以我們對身旁的人為例,不自覺的我們所看為重要的綑綁了我們,例如,父母重視孩子的成長,主要是在意他的功課、成績表現,或以為是看重孩子的品行,但卻忽視孩子總是比人表現好的驕傲,或掩飾的嫉妒。我們常是以為自己是幫助人的,是願意付出的,但免不了的是扶著犁向後看。當我們以為自己是對的,不自覺的就老化了,甚至世俗化。因此,保羅以神的慈悲勸我們,要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我們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我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1-2)。這是我們要儆醒,要謹慎面對的。

    我們不可沾染世俗的污穢,但更要在意的是老化,不是身體上的,而是心態上的。更新要先敏銳於環境的改變,敏銳於人心的走向,要洞察這世代各式各樣的引誘、試探,雖然我們不能力挽狂瀾,但我們要從巴比倫出來。這世界一直以來都是彎曲悖謬的,我們唯有聽從主的話,順服聖靈的引導,常常反省我們的心,竭力的追求、不斷的更新,效法保羅: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