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以神為樂

    在舊約尼希米記當中,尼希米帶領被擄歸回的以色列人,在強敵環伺、重重壓力之下,完成了耶路撒冷城牆的建造與強化工程。然而,「城是廣大,其中的民卻稀少,房屋還沒有建造。」(尼7:4)於是神感動尼希米,讓他照著當年被擄歸回人們所做的,數點歸回的以色列人各家人數、以及祭司同工,就在猶太曆的七月(大概對應到陽曆的九月與十月之間),招聚了所有這些散居各處的以色列人,聚集在耶路撒冷準備過節。很有意思的是,當文士以斯拉領著眾利未人同工,向以色列人宣講並說明神的律法書,以色列人竟都哭了—可能是因為太久沒有聽到律法了,也或者是清楚明白,自己並沒有照著神的心意行;然而尼希米、以斯拉、以及同工們卻在這時告訴他們,「你們去吃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預備的就分給他,因為今日是我們主的聖日。你們不要憂愁,因靠耶和華而得的喜樂是你們的力量。」(尼8:10)

讀書與信仰 -寫在國三會考之前

    一年一度的國中教育會考即將在下週末登場,JC將有六位學生上場應戰,面對他們人生中的第一個升學考試。回想我自己青少年的時候,團契一到月考前就剩下小貓兩三隻,國三生和高三生自動向教會「請假」。當時大人們給出的答案不外乎要「盡本分」、要「做好見證」、甚至是為了「榮耀上帝」。當時的我並不滿意這樣的答案,心裡總是發出「為什麼一定要讀書」的怒吼。多年之後,我依然在思考讀書和信仰間的關係,並且如何幫助我所牧養的青少年。

生命傳承的寶貝

    「我記得你無偽的信心,這信心先存在你外祖母羅以和你母親友妮基的心裏,我深信也存在你的心裏。」提摩太後書一5 《和修版》

可敬的母親們

    週四晚上禱告會結束後,看到聰明弟兄傳來他母親傳給她看的教會週報,竟然是我們教會2011年3月20號李哥寫的牧者的話。母親告訴他,這教導可幫助我們面對疫情的現況。當時,李哥是因著日本大地震引起的大海嘯而寫的「患難中的指望」,提及患難的臨到許多時候是不可預期的,也提到未來災難臨到時我們要存什麼樣的心態。李哥提醒我們災難臨到,我們要謹慎、要忍耐、要禱告祈求,但最重要的是主的慈愛與信實才是患難中真正的指望。我當下驚訝的是他母親怎麼還存留並且記得這份週報,晚上還交給兒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