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得永生vs永生得行善
在信仰的旅途中,仍然有很多的信徒會問少年官一樣的問題:「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為什麼呢?少年官還沒信主,還未認識主,問這問題還情有可原,但信徒不是已經信主了,已經得永生了,怎麼還問這問題呢?親愛的弟兄姐妹,在信仰的生活中,曾否有這疑問:「我真的有得永生嗎?死後真的能進天堂嗎?我生活中還是會犯罪,還是做了很大的錯事,主會不會離開我?會不會…。」
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在信仰的旅途中,仍然有很多的信徒會問少年官一樣的問題:「我該做什麼善事才能得永生?」為什麼呢?少年官還沒信主,還未認識主,問這問題還情有可原,但信徒不是已經信主了,已經得永生了,怎麼還問這問題呢?親愛的弟兄姐妹,在信仰的生活中,曾否有這疑問:「我真的有得永生嗎?死後真的能進天堂嗎?我生活中還是會犯罪,還是做了很大的錯事,主會不會離開我?會不會…。」
沒有人喜歡被別人用有色眼光看待,更沒有人喜歡被別人以成見對待。我們總是知道自己在不斷地改變中,不管是在不同場合,還是在生命中的不同階段,所以每當別人用一種既定的、不曾改變過的、出於慣性的「成見」來看我們的時候,總是令人特別沮喪。然而,我們自己何嘗不也是如此呢?當我們年紀漸長,不論我們願不願意,環境總是要求我們對人、事、物做出立即的判斷,這幾乎成為我們能不能被視為「成熟」的重要指標之一;而當生活的步調越來越快,我們已經不被允許有更多的時間去細細體會每件人事物背後的脈絡,以至於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中充滿了「你就是這樣!」「我就是這樣!」的聲音。
在2020年初開始的新冠疫情衝擊著普世的眾教會。教會被迫從實體轉到線上,更有許許多多的福音機構看準這一趨勢,開展各種關於新媒體、關於「元宇宙」的討論。當實體的疆界被打破,所謂「教會」的概念也再次受到挑戰。或許有人覺得堂會之間的藩籬模糊了,「國度」的連結更緊密了;另一方面,也出現越來越多遊蕩在虛擬世界中的游離基督徒。
疫情讓分隔不再只是一個想像,卻是生活的真實。
為了控制疫情不至於擴散,這幾年我們被迫在人與人之間保持一個安全距離,我們也被迫在疫情中和我們生病的家人保持某種程度的隔離。人們在許多地方增設了透明壓克力牆、戴起了口罩、握手前縮手的猶豫、人和人肢體的互動多一些都感覺有點壓力。
Facebook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ww.chupeivictory.tw
(03) 6585-220
(03) 6582-920
地理位置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信義會勝利堂
台灣銀行 (六家分行)
帳號:248-001-019784
統一編號:171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