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從柬埔寨詐騙事件談起: 盜賊、雇工、和好牧人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近期台灣最大的新聞就屬柬埔寨詐騙事件了—新聞中斗大的標題,令人怵目驚心的是各種人口販賣、強割器官、乃至於其他極其罪惡且不人道的對待。然而要營救這些受困於異鄉、陷入險境的國人卻極為困難,依據媒體的報導,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當地的警察和政府都已經被犯罪集團收買。一些成功營救的例子必須藉著地下管道,由兩地的黑幫牽線,甚至還有某位竹聯幫大佬出手救援的新聞。然而,家屬同時也需要付出高額的贖金,也有黑幫「一手收錢,一手放人」的傳聞。

    這個事件提醒我們邪惡是真實存在的。如同約翰福音第十章耶穌「羊的門」和「好牧人」的比喻。第10節耶穌說,「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耶穌時代的羊圈大多是用石頭堆疊,週邊用帶刺的藤蔓植物纏繞,阻止盜賊進入。盜賊不能從羊的門進來,只能從圍牆爬進來。所以盜賊來要破壞圍牆,割斷這些藤蔓植物。進入羊圈後,可能會造成羊群的恐慌和尖叫,所以很多盜賊會隨身帶一把刀,抓住羊,直接從脖子的地方一割,再把屍體扛在肩上帶走。他們要的是羊的毛,要的是羊的肉。我們也彷彿受困在黑幫的控制中,罪傷害著我們的身、心、靈,把我們帶向罪和死亡的結局。

    那麼我們都從哪裡尋求拯救呢?12-13節說「若是雇工,不是牧人,羊也不是他自己的,他看見狼來,就撇下羊逃走;狼抓住羊,趕散了羊群。雇工也逃走,因為他是雇工,並不顧念羊。」這個世界不只有邪惡的事情,更多的是一切的「好」事,例如財富、地位、人際關係、舒適感、安全感…。我們習慣也渴望從這些好事中尋求拯救。然而這些好事有兩個共同的特質,一是都是我們需要拿東去「換」,二是它們到頭來都沒辦法拯救我們。就好像耶穌比喻中的雇工一樣。如果說盜賊看重的是羊的毛,羊的肉,雇工看重的是工資,是自己的荷包。我們所追求的並不顧念我們,也不能拯救我們。

    那麼,在柬埔寨的事件中,誰是真正帶來拯救的好牧人呢?是政府嗎?政府儘管亡羊補牢地尋求各種營救的管道,也力圖阻止國人繼續前往柬埔寨。然而,新聞報導行政院長一句「只有120人失聯」卻引起了軒然大波—這些人命和家庭對主政者來說只是數字罷了。那麼耶穌是怎麼說的呢?「我是好牧人;我『認識』我的羊,我的羊也認識我,正如父認識我,我也認識父一樣;並且我為羊捨命。」(約10:14-15)

    那位真正的好牧人不但能拯救我們,還真正地認識我、顧念我。祂的拯救不來自於交換,卻來自於祂的愛—祂捨了祂的生命,代替我們的罪,承受我們的刑罰,為要我們得祂的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