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我的心哪

    最近因為在本堂實習的神學生修弘加入JC輔導團隊,讓我想起我在神學院的日子。有一次教授要我們提出身邊的人的代禱需求,並將所提到的名字一一寫在黑板上,教授再帶領我們一一為這些「名字」禱告。班上有20幾個學生,光是每個人發言就花了不少時間。當下的我一方面虛應故事,另一方面不免在心中抱怨起來:我來神學院不是為了學原文解經嗎?不是為了鑽研系統神學嗎?不是為了精進牧養和事奉的技巧嗎?黑板上的這些人,不管是Mark還是Jane,都是一些尋常的、沒有意義的名字。學費這麼貴、課卻這麼廢,我到底浪費時間在這裡做甚麼啊?

不傷人

    以賽亞書對於「神主權的終極治理」,有一段令人動容的描述:「在我聖山的遍處,這一切都不傷人,不害物;因為認識耶和華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賽11:9)看看這幅美好的圖畫,再放眼望向我們所處的世界,不禁讓人懷疑:那個神所應許「不傷人」、滿有平安的所在,是否在此世只能存在於傳道人或神學生的腦子裡呢?的確,我們住在一個對「生命」來說充滿陰暗的世界:外在面臨著交通安全問題、戰爭威脅、能源使用危險、瘟疫;內在則掙扎於薪水沒漲、房價居高不下、產業競逐之下的惡質/壓榨職場文化、政治惡鬥等等。這樣來看,生育率低落是很合理的結果,這恰好證明了我們的前設:在世界的文化與遊戲規則中,「生命」沒有盼望,只是累贅。

上帝的沈默

    「我所讚美的神啊,求你不要閉口不言。」(詩109:1)

    看著坐在地上大哭滿是委屈三歲的老么,此時此刻和她說上什麼道理,她就是不聽,不只聽不進去,你越說,她越生氣;不管她是否是委屈、她的訴求是否合理、甚至你要她來抱抱,她就是聽不進去。有時她只是想要多玩一下、覺得玩得不夠,有時是身體很疲憊想睡覺,因此沒有辦法控制情緒,此刻的她,是個滿是情緒的孩子,並且無論旁邊的人說了些什麼,對她而言,這些話只要沒有對中她內心的情緒與感受,就如同沒有說話一般。

他們覺得為什麼要結婚?

    過去這幾週JC的信息都在談婚戀交友。聚會結束的時候有一位青少年帶著困惑,甚至沮喪地來找我:「我和同學談這些他們都不同意我」、「他們覺得為什麼要結婚?」「愛情為什麼需要在婚姻當中?」言談中流露他在辯論中敗下陣來的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