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到祢那裡去

   馬太福音第十四章的後半,記載耶穌在行完五餅二魚的神蹟之後,吩咐門徒們渡海,他們卻在暗夜的海上經歷風浪,而耶穌則在海面上向他們走去,直到上船而使風浪平靜。這真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對嗎?我相信船上的門徒們感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比起我們一定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以致於當耶穌上船、風平浪靜之時,他們只能說:「你真是神的兒子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可能嗎?黑夜、海、風浪,充滿了未知,都使人感到恐懼,都屬於人無法完全掌握和操縱的領域;但是,神兒子身份的奧祕,卻在這重重恐懼中顯明出來。如同德國信義宗神學家Rudolf Otto所說「令人恐慌的奧祕」,在這奧祕當中,人的自信、自滿與驕傲,以及對所謂幸福美滿人生的努力經營,頓時都失去了意義。

真實的需求

    前幾年有本相當聳動的書《老公怎麼還不去死》,副標題是〈家事育兒全放棄,還要人服侍?來自絕望妻子們的深層怒吼!〉作者以記者採訪的報導模式揭露這深層狂野的暗流,將所觀察的婚姻困境娓娓道來,切中許多人妻的心聲,這書霎時爆紅甚至全台的圖書館的預約等待人數創新高!現今的婚姻關係持續暴露驚濤駭浪的風暴,夫妻兩人被工作、新婚適應、育兒照護、教養、財務、姻親關係、長者照料,以及擺在眼前的家務所佔據甚至被擊垮!

凌駕理性的信心

    在頌讀使徒信經時,我們說:我信上帝…、我信耶穌基督…、我信聖靈...;我們是真的相信這位三位一體的真神、順服祂的帶領,即便在逆境和困難中,都堅信祂是我的主,並願意跟隨祂的帶領嗎?亦或是這樣的信心,是在我們以自己的理性判斷之後,認為神可以給我符合我的想法、我的合理性、甚或是我的利益,因此而採取的行動呢?

生命的「缺」與「黑」

    「我的弟兄們,無花果樹能生橄欖麼?葡萄樹能結無花果麼?鹹水裡也不能發出甜水來。」(雅各書3:12)

    幾週前在主日分享時,我分享到自己在潛藏的壓力中做的一個夢,簡單的說,是一個我強人所難的夢。我執著要得到我要的,卻在夢醒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強人所難。在一間素食餐廳點了一份葷食,而且堅持要拿到這份餐點,最後我雖然拿到了我要的,但才意識到都是自己的問題。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我付錢,按著金錢的權力,我直覺判斷理當得到我要的;只是一間素食餐廳,本來就沒有提供葷食,我大概在夢中的店員心中,是一個十足的「奧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