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屬靈的呼吸—「禱告」

    讀經與禱告是教會一直教導信徒,在信仰生活中很重要的兩件事。但是如果我們把它們當做是「事」,就很容易將它們與我們每天生活中的許多事列在一起,在忙碌中被忽略而漸漸遺忘。那我們要如何看待讀經和禱告呢?在聖經福音書中說神的話是糧,是生命的糧,是供應我們生命的必需品(約6:35、48、51;太4:4),因此讀神的話就好像是人在吃飯。如果讀經的重要性,好像我們每天必需吃飯一樣,那麼禱告就好像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呼吸;人不呼吸就會缺氧甚至死亡,而基督徒如果不禱告,屬靈的生命就會窒息、就會枯竭。因此司布真牧師就曾說:「禱告是屬靈的呼吸,當一個人第一次向耶穌禱告,如同溺水之人,吸到第一口氣。他活了。」

天國的洗

    以前還在職場的時候,不時會聽到公司對於創新思維(thinking out of the box)的鼓勵與發掘,甚至會定期舉辦創新研討會、創新座談、offsite meeting等等,期待大家在日復一日的工作模式中,跳脫原本對問題的思考模式與框架,從新的層面和角度,更全面、也更宏觀地來提升競爭力。事實上,規模越大、歷史越悠久的部門或是企業,就越容易失去創新的動力,安逸於過去的成功經驗,慣習於以此經驗堆疊起來的穩定體系,不斷地在這體系中發展與成長;然而一旦外在環境發生改變,以往的模式與方案不再奏效,這個舊有體系的沉痾與笨重就一下子暴露無遺。

搬心家—彼此了解很難嗎?

    泰戈爾一位思想受泛神論影響的詩人、哲學家,他曾經寫過一首詩《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其中前面幾句說到:「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 ,而是我就站在你前面,你卻不知道我愛你。」

保守而激進的基督信仰

    著名的「福音聯盟」(Gospel Coalition)網站幾年前曾有一篇文章《Let’s be both Conservative and Radical》,開宗明義引用英國福音派領袖斯托得說過的一句話:「每個基督徒都應當同時是保守和激進的;在持守信仰上是保守的,在活出信仰上是激進的。」在美國,基督信仰和保守畫上等號,這不但讓教會失去了那些希望挑戰現有體制的年輕世代的青睞,更忽略了基督信仰的顛覆性—從主耶穌到初代教會,神介入這個世界為了要改變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