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從「客製化」到「無役不與」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今年是我們第三年參加「青春飛翔靈修營」。我和修弘帶著六位高中生參加在三育基督書院的高中營,查考的書卷是使徒行傳。大會特別設計第一天到魚池當地的教會和市街上參訪。晚堂的講員則是來自宜蘭利澤簡的年輕牧師,他正帶領一個平埔族噶瑪蘭家族為主的傳統教會轉向社區和年輕人開放。

    晚上小組時間我問學生們營會第一天的感受。有學生說晚堂分享的教會是一個成功的案例,下午的教會則是失敗的。魚池教會原本以服事當地的老人和小孩為主。後來政府推出「長照2.0」,許多基層社福機構紛紛搶食大餅,教會因而失去優勢,加上同婚議題使得基督信仰被學校拒於門外。該教會目前只剩下約15名會友,孩子的數目更劇降至五人。

    「那這兩間教會有甚麼相同的地方呢?」學生沉默了許久後才有人說:「他們都很有信心。」是的,其實他們都一樣忠心。魚池沒有高中,是個年輕人口外移的鄉鎮,教會忠心地持守著神給他們對於老人和小孩的託付。利澤簡的年輕牧師對青年人有負擔,他帶著一個由馬偕建立,傳承五代的教會張開雙臂迎接這個世代的年輕人。「這兩間教會和我們有甚麼不同的地方呢?」我問了我最想問的問題。「我們沒有這些困難」、「我們太富足了」…這個問題學生倒是很容易回答。「那你們知道為什麼我要帶你們來嗎?」曾經有其他輔導問我,我們又不是沒能力自己辦,為什麼要和其他小型教會一起擠青春飛翔?每次我們的學生都要抱怨食物、抱怨場地、抱怨營會的各種規定…光是適應營會就要花我們兩三天的時間。

    我接著問:「每一屆我們都從兒主接收了10-20個孩子,到了高中呢?」幾位高中生看著彼此,心裡都知道答案。像我們這樣的教會不需要做外展,只要努力地「留住」第二代。我們或許可以把教會弄得比較有趣,或許可以幫助他們交到朋友,也或許可以多「撐」個幾年。但當他們上了高中,教會怎樣也不會比手機好玩,朋友怎樣也不會比外面的多,在學校甚至比來教會還自由。總有一天我們的第二代沒有教會可以去,因為沒有一間如此「客製化」的教會。

    「『客製化』是因為很重視你們,但我相信在條件比較克難的營會中你們同樣能夠經歷到在基督裡被愛。」這幾年藉著森林營、戲劇營、造船營(2/2-2/7)…,到每一年的短宣、青春飛翔,我不斷地挑戰著竹北青少年的舒適圈。其實每一次的報名都非常困難,每一次對我來說也都是挑戰:除了我也不喜歡野外、我也不擅長手作,有家庭小孩的我每次在外過夜也都是掙扎。但這麼幾年下來,我們還是建立了一批「無役不與」的JC;他們不問要去哪裡,不問有誰會去,甚至不管自己是國三還是高三。因為在基督裡我們不是消費者,不期待客製化。我們是門徒,我們走的是十架的道路,我們投入的是基督的身體,我們盼望的是神的工作和祂心意的成就。我們,無役不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