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與服事
因著在台北松山信義一帶幫忙找教會,偶然發現那附近有一個佔地甚廣的「廣慈博愛園區」,興建了幾座美觀又兼具機能性的社會住宅。正詫異寸土寸金的台北市哪還能找出偌大一塊空地,發現裡面有個小小的陳列館「廣慈文物陳列室」。原來這裡的前身是「廣慈博愛院」,在上個世紀曾經在小兒麻痺流行肆虐時,為病後肢體麻痺、殘障的兒童開辦復健所,也提供安老所、就業輔導所等等社福服務,是當時頗具規模的社福機構。隨著公共衛生概念的普及、國民所得的提高,以及社福服務逐漸落實到縣市社區,廣慈雖然走下歷史舞台,但是在很多參與過廣慈的員工、服務隊員心中,她留下了深刻的生命印記。一位台大慈幼廣慈服務團末代團長,在他追憶廣慈的文章中*這麼說:「要關心一個具體的對象,往往要比去擁抱一個抽象的概念(例如愛國家、愛人民、愛土地)困難許多;擁抱後者,有時只需要含糊的邏輯、美麗的辭藻,或誘人的口號;而前者卻涉及如何認識一顆心靈,須真心相待,贏得信任,建立友誼,須長期而持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