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彼此相顧

作者 趙元舜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禮拜一又是起個大早,在一片兵荒馬亂中匆忙送小孩去幼稚園,一出門就發現不對勁,高鐵區通往新竹方向幾乎所有主幹道都在塞車,甚至回堵到一般道路。上網查詢才知道是大樓火警,看到社區名字立刻心裡一緊,教會有弟兄姐妹就住在那裡呢!感謝主,在團契小組的及時幫助之下,受災的弟兄姐妹得以在脫困之後,有安慰、陪伴以及暫時安身之處。突如其來的變故,總是讓我們措手不及,在焦頭爛額的處理與善後的忙亂之中,也不免心裡埋怨「為什麼是我?」然而,這當中仍有神的恩典和保護,使我們仍能在變故之中,心中有主所賜的平安—特別是,祂在教會中使我們彼此合一的美意。

    在哥林多前書中,使徒保羅有這樣的勸勉:「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你們就是基督的身子,並且各自作肢體。」(林前12:25-27)在這裡,保羅把教會比喩成「一個身體」,每一位弟兄姐妹都是這個身體上,不可或缺的肢體;如同全身上下所有肢體必定一同經歷單一肢體的快樂與痛楚(哪怕距離再怎麼遙遠),教會每一位成員的生命經驗,無論是快樂、喜悅、失落或悲傷,神也要我們一同經歷,並且在彼此相顧之中,順服、滿足神的旨意。

    在高舉個人主義的二十一世紀場景中,這樣的群體文化顯得有些不可思議,就連基督徒自己可能都會懷疑,我們真的能夠做到嗎?其實我們知道,身體的肢體自身是無法有意識去感受別的肢體,更別說是幫助,必須要經過中樞神經系統的接收、處理、協調,最後發出訊號或指令,身體的其他部分才能有相對應的反應及行動。因此,在這段經文的最後保羅特別提到,這個身體是「基督的身體」,在歌羅西書保羅更明白地強調基督是「教會身體的頭」(西1:18,原文直譯)。換句話說,基督並非只是旁觀無感的調派者或是指揮者,而是教會的頭,對一切肢體所經歷的快樂與痛苦都感同身受,也是基督激勵、驅動每個肢體彼此相助,我們彼此相愛的心與行動才能永不枯竭。

    這樣看來,每一次的變故與挑戰,在耶穌基督裡都成為我們彼此擔當、彼此相顧的機會,好讓那從死裡復活的耶穌基督,也使我們在窮乏中有供應,在患難中有安慰,在失落中有引導,在絕望之處仍有盼望,「因為父喜歡叫一切的豐盛在他裡面居住。」(西1:19)讓我們一起代禱守望,求主憐憫此次火警不幸殉職的消防家屬,賜下安慰,也求主保守後續社區的善後工作一切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