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告改變什麼?
禱告在基督徒信仰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筆者也曾用呼吸來比喻禱告對基督徒的重要性。但是,神的兒女在基督裏向神的呼求,有許多是沒有蒙神應允的,也就是神並沒有按我們祈求的內容來回應我們。既然神只按祂的心意來回應禱告,我們為什麼還要繼續向神祈求呢?
會有如此的想法,首先是所謂的宿命論:一切上帝都預定好了,何必要再禱告。其次,是將禱告建立在功利之上,既然無效,何必再多花時間來禱告。固然禱告的回應是按神的心意,並且是在神美善的計畫中。就好比兩國交戰,雙方都以基督為主並認為自己師出有名,他們都向神祈求戰爭勝利,請問神要如何回應?最終一定有一方的禱告沒有得到相應的回應而承受戰敗的結果。但是基督徒仍然是相信並且順服神回應他們的結果,並在其中有平安,因為這是神的心意和美善的計畫。那這看似無效的禱告,究竟改變了什麼?
其實,禱告改變的常常不是結果,不是脫離災難、逆境或危機。禱告是要改變我們對上帝、環境和困難的認知與態度,一種信心的操練;以致於我們雖面對苦難,卻能有平靜與安穩。常常我們祈求神挪去那些我們要面對的困難、挑戰,但神並沒有改變我們所面對的景況,因此我們仍在艱難中;此時,我們如果不能信靠上帝,將我們的擔心、焦慮和害怕交給上帝,我們仍舊在重擔當中,苦不堪言。但如果我們願意相信上帝,順服上帝交出主權,讓上帝來帶領我們繼續前行,就會經歷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和神的保守。因為聖經告訴我們,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11:27)。
禱告帶來我們對上帝、環境和困難的認知與態度的改變,其根源或基礎是信心,對神的信心並願意順服依靠神,將自己交托給主,卸下我們的重擔和纏累我們的罪,與神同行。而我們來到神面前禱告,也是本著對神的信心,相信這位上帝的大能、慈愛和憐憫,祂體恤我們的軟弱,並樂意施恩給我們。在禱告時,我們將自己面對的困境、挑戰和心中的憂慮、擔心向神傾訴,幫助我們的情緒有個出口,並在交托中將扛在肩上的重擔交給神,在信心中仰望、順服神的帶領與神同行;這樣的轉折就如同詩篇中許多的哀歌,詩人的憂傷、困難就在仰望神的過程中交托出去,至終也在其中轉為喜樂、讚美上帝。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當你向神禱告,傾訴你的難處之後,你是否也調整自己的認知和態度,相信上帝會帶領你走過死蔭的幽谷,在苦難中有平安,並且有迎向光明的盼望呢?不要放棄、讓我們一起經歷神的提醒與應許:所以,我們只管坦然無懼地來到施恩的寶座前,為要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來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