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是的,你將復活

    「復活」是基督教關於彌賽亞敘事當中最核心的一部份。沒有耶穌的死裡復活,基督教只是嘗試用一種感傷的態度鼓勵人追求聖潔與敬虔,和最廉價的正面勵志思想、或是心靈雞湯其實沒有太大差別。然而,正因為基督徒篤信耶穌的死裡復活,這個信仰與其他所有的宗教哲學迥然不同—「復活」完全超越人類所有的理性經驗,它本身所隱含的信息是如此的陌生於我們的此在與此世,以致於我們必須、也僅僅能夠以「信」來面對它。事實上,「復活」對人類所有的詮釋和權柄,發出了空前絕後的挑戰:「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凡活著信我的人必永遠不死。你信這話嗎?」(約11:25-26)耶穌不僅自己復活,連帶著祂也要讓一切信祂的人經歷復活;連死亡這道坎都過得去了,人生還有哪道坎是復活之主過不去的?

悲哀

    在何西阿書第四章,先知對當時的北國以色列發出指責,他們「起假誓,不踐前言,殺害,偷盜,姦淫,行強暴,殺人流血,接連不斷。」(何4:2)在這沈重的一章當中,最有問題的還不是人民,而是祭司,也就是理應被分別出來、事奉神的一群人。他們理應知曉律法,殷勤地按著律法獻祭—也就是為百姓、社會、國家代求—並且將律法及律法中神的心意教導百姓。先知何西阿看到這個社會從上到下、全面性的背離神、悖逆神,他在神的心意中發出一句耐人尋味的話:「這地悲哀,其上的民、田野的獸、空中的鳥必都衰微,海中的魚也必消滅。」(何4:3)

A Book for Tragedy: Christ and Calamity

    Recently our church body has been hit by waves of tragedies and unexpected deaths.  Personally I have found it difficult to have faith in God’s goodness and grace as I witness and experience the pain of suffering and loss.  It is easy for questions and doubts to surface, especially ones that start with “God, why?”

禱告的形式

    在一月份我與大家分享禱告就像呼吸一樣,是基督徒在信仰生活的必需。今天我要跟大家一同來思想我們都是如何禱告?禱告有固定的形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