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自以為是的無知(二)

    被主耶穌責備最深的可以說是法利賽人和文士,在馬太福音,主耶穌指責他們假冒為善,說他們有禍了。並指出七樣:1.關掉天國的門,讓自己和別人都無法進去;2.侵吞寡婦的家產,假意做很長的禱告;3.走遍各地領人入教,卻讓這人成為地獄之子;4.忽視指著殿起誓的,而說指著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該謹守;5.強調律法的枝微末節,卻忽略更重要的內在用意;6.注重外表的潔淨,卻不注重更重要的內裡潔淨;7.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這些我們以為非常清楚的是非,為何這些人不以為然?因此,主指責他們是無知,不是他們沒有分辨能力,而是他們自以為是。

「十五」--上帝榮耀之名

    今天是竹北勝利堂15週年堂慶的喜樂時刻!這個特別的日子源自當年李哥帶領弟兄姐妹來竹北拓堂時,以復活節後第五十天的五旬節為基準所訂立。雖然後來因復活節日期的變動,我們逐漸改以五月第三週作為堂慶的記念日。十五年,看似漫長卻又如此短暫。在這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第十五年,我們何等蒙福,能擁有屬於自己的會堂,一起自由敬拜,享受在基督裡的美好團契!

豐盛的信

    「彼得叫她們都出去,就跪下禱告,轉身對著死人說:大比大,起來!她就睜開眼睛,見了彼得,便坐起來。彼得伸手扶她起來,叫眾聖徒和寡婦進去,把多加活活的交給他們。」(徒9:40-41)

    聖經中許多醫病趕鬼的神蹟讓身在病痛中的人感到盼望,但某一方面也會使人感到困惑。在我們的思想中最為困難的不是為何神能醫治,最為困難的往往是神為何「不」醫治。有些人教導神之所以「不」醫治,僅僅是「信心不夠」、或是「我們生命中仍然有轄制我們的罪」。這樣的教導有過度簡化、甚至極端的信仰實踐會帶來偏激和讓人錯以為用善行可以換取上帝的醫治。這樣的教導容易將面對沒有得醫治情境中的信徒,歸因於自己,甚至錯謬地否定當代醫療而要人專心倚靠神;當盡上自己一切的努力後卻沒得到想要的結果後,卻陷入失落與質疑。

復活,從心開始

    「你們棄絕了那聖潔公義者,反求著釋放一個兇手給你們。你們殺了那生命的主,神卻叫他從死裡復活了;我們都是為這事作見證。」(徒3:14-15)

    你曾經犯過錯嗎?曾否說錯話、與他人聯合起來欺騙、欺壓人?曾否在失落與沮喪中蒙蔽自己的心;為著自己的錯找尋理由卻沒有勇氣面對?於是,合理化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我們的心,好像失了方向的船,飄蕩在汪洋大海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