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

    使徒保羅在給腓立比教會的信上,提到自己在選擇上的二難,離開世上與主同在或是留在世上與他們在信仰上一同追求、長進,前者是好的無比,但後者為著信徒更是要緊。使徒不是領他們信主、受洗,就完成了傳道的任務,而是繼續的在真道上造就他們,期望他們在真道上有長進、有喜樂,活出所信,也就是將生命之道表明出來。追求長進是要緊的生命見證,保羅不僅對信徒這樣說,他也勸勉提摩太要長進,在傳道上用心,不僅宣讀、勸勉、教導真道,更重要的是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清潔上,都作信徒的榜樣。這表明他不是空談真道,而是活出他所信的道(提前4:12-13)。

你的信為何

    約翰福音有許多要緊的真理,但有一樣是使徒約翰特別看重的,就是你的信如何。他在記載中多次提到主耶穌與那些想要跟隨祂,甚至是自以為信祂的人對話,然而結果並沒有加強這些人跟隨的信心,反而使這些人不想跟了、或是反悔了,甚至拿起石頭要打死耶穌。這些猶太人以為自己是信耶穌,因為他們的認知是有神蹟的經歷,也有對主說的話的體會,也或許加上聖經的知識,但從這些而來的信,主耶穌都認可嗎?以約翰福音第八章為例,耶穌與信祂的猶太人對話,結果是這些人不僅不再信,反而要拿石頭打死祂。

宗教改革是革心

    每年的十月底我們紀念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常以當日的情境作為今日的警戒,思想改教所回歸的寶貴信仰,並以為反省和自勉。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從聖殿、聖城與猶大國的滅亡至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受死復活的歷程,更是神自己顯明的宗教改革,是我們可以反思的信仰回歸與復興。除了先知書,在這二約之間有三卷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與以斯帖記,不僅教導神的子民或住在聖地、或不在聖地,如何在沒有實際國家之情況下回歸神所喜悅的信仰生活。因為主耶穌來並沒有照著當時以色列人的期待建立大衛的國、聖殿、聖城,反而是以祂自己為房角石,建造祂自己的身體,就是教會,且教會要讓人看見那看不見且經歷神的國、神的殿、神的救恩之城。

高高在上或同在同行

    有些人的信仰對真神的認識集中在祂是垂聽禱告、應許和賞賜福份給我的神,也是監督、看管,將來要審判我的那一位。前項是信徒所期待和看重的,也常常在需要中,或困境中經歷的,但當禱告不蒙應允或艱難沒有挪除時,神變成是那麼的遙不可及。後者常是被忽略的,因為日子一直以來都是一樣,世上的好人、壞人的遭遇、信徒的處境等也沒有什麼改變,主再來的跡象也都一再地被提出來,但沒有真實的臨到。不少人在信仰的開端充滿信心、美好的盼望,但逐漸地被一切看來沒有多大的改變或是忽高忽低的信仰體會使信仰生活機械化、原地踏步、甚至一退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