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為宣教士禱告

    去年除了疫情,美國總統選舉也是大家矚目關切的所在,世界大國的一舉一動也將影響著我們這看似微小但又重要的小國。今年,緬甸的動亂也讓許多人擔憂,自從緬甸開放後,許多的宣教士進入,母堂也有支持的宣教事工,因著動亂,宣教士們需要撤離。因此,這一兩年因著疫情、動亂回到自己國家的宣教士們不少。這對拋下一切為神國的緣故到那偏遠甚至危險之地的宣教士是很大的打擊,面對生活、面對支持他們出去的個人和團體、面對人們的問候都是極大的壓力。對支持宣教工作的弟兄姐妹何嘗不也是一個兩難,若宣教士回來之後沒有適當的位置服事,或不知還能不能回宣教地,那是要繼續支持還是停止,再等候呢?但一旦停止支持,宣教士們可能馬上面臨生活困境,因著出國宣教和國內教會也陌生了些,如何重新適應,許許多多的問題如今在世界各地的教會也開始思考如何回應。

復活了,然後呢?

    今年復活節是我們家回台後的第一個復活節。復活節當天早晨,在帶JC的青少年們參加第二堂崇拜之前,我們如同往常在205有一段靈修分享的時間。我問學生們:「復活節應該是甚麼樣的心情?」就在青少年們紛紛地回答「開心」、「興奮」、「快樂」…之時,我在投影幕上放出了4月2日台鐵列車出軌事故的照片。

生氣可以選擇?

    當家中有個還不大會走路的小小孩,凡小孩所及之處必留下痕跡。就在過去這週一,當我一路走回房間,直到自己的座位,沿路上一攤一攤灑落地上的書,道盡了內心許多養兒育女的無奈。當我一本一本的復位時,看著灑在座位下一本《生氣動力學》浮上了我的眼簾;我已經不記得這本書是我買的或是妻子買的,只知道如果是我買的,當初應該買完就放在架上很多年了。而神好像要藉著這本書要提醒我,看好你的怒氣。

受難與復活

    這週五是受難日,主日是復活日,但我們怎麼週四晚上受難聚會呢?其實是因為連假,因為弟兄姊妹多有安排活動的。對忙碌的弟兄姊妹,難得有連假過個家庭生活或回家陪爸媽,對還未信主的家人尤其重要,因此,我們今年也就改在連假前一晚舉辦。其實週四晚上也有特別的紀念,那就是逾越節的晚餐,主設立聖餐,要我們紀念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