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誘惑與上癮

    自從三級警戒開始,學生改線上上課之後,父母最大的痛苦就是孩子們線上上癮。上課不知道有沒有專心?不知道是忙功課需要熬夜還是在玩遊戲?有些父母一直堅守家裡沒有第四台,孩子在某個年紀之前沒有手機,不能上網,如今為了線上上課,一切的持守、規定都必須打破。家庭的戰場不但發生,親子關係直接挑戰每個成員與神的關係。疫情對年長者可能是生命的威脅,對上班族可能是面臨失業或是工作加重的威脅,對學生則可能是學習、人際、網路誘惑、考試評量、前途未知……等種種威脅。父母可能期盼的是孩子能勝過誘惑,能專心線上上課,能保持與神的關係,但孩子們尚未成熟的性格,面對龐大壓力與未知,自己無法掌控自己性向、情緒、思路……的時候,卻要面對失控的父母,自然不滿、憤怒、失望、挫敗等等的情緒也傾洩而出。

祂喜悅我們的線上聚會

    「我不喜歡線上聚會」一位JC的青少年這樣告訴我。當聚會意味著睡眼惺忪地打開手機或電腦,面對的是冷冰冰的螢幕,聽著非常「遙遠」的信息。少了那些面對面真摯的互動,不再能和弟兄姐妹談天說地,甚至不能在205跑上跑下……,線上聚會的青少年失去了往常的活力。

生活的神學家

「神學不是一種純理性的習作,它是一個乘載器,透過反省與再釋,神學是要乘載人的經驗與信仰,一起闖進生活的洪流,在絕望中仍持盼望,在死亡中得著生命。神學這種再生之力所以是可能,皆因它是一種本於處境而作的反省與再釋,信仰的乘載力就能發揮出來。」《還我祭司的榮耀》—楊牧谷

引頸企盼

    脫離三級警戒又要往後延了,有許多因著疫情而沒有收入或生意沒法做的人,相信一定很挫敗,不知未來兩週該如何是好?我們有固定收入的人,或許煩惱的是又沒能出去運動、吃飯、旅遊,或者孩子們都在家,該如何減少親子衝突,但那些靠著每天工作有收入生活的人,一旦沒有收入,他們面臨的是活命的困難。確實,沒有和這些人接觸很難深刻體會他們的痛苦,甚至在教會小組中,或許也有著在困苦中的弟兄姐妹。但在小組中聽著其他人說著前面的難處,他們的心情又會是如何?當然其他人也不是有意的,只是沒有警覺周圍有生活面臨窘境的人。求主憐憫,讓我們能為肢體的需要代禱,或許在極艱難中也能實際幫助到這些肢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