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天需要被愛嗎?
「你今天是可以愛人的狀態,還是你需要被愛呢?」最近JC的一群高中生自發性地在Messenger的群組裡每天問候彼此的狀態。那些表達自己因為課業的焦慮、人際關係的壓力、或其他生活瑣事而需要被關愛的人,很快地會收到那些當天「可以愛人的」青少年,或是公開、或是私下的關懷。我觀察到那些願意承認自己軟弱、無助、需要被愛的,常常在求助的當下,就已經好了大半。而那些接受到很多關懷的人,往往隔天會說「我今天可以愛人了」!
青少年發起的行動來自這陣子青少年崇拜中分享的信息。我們講到福音所啟示的義(Righteousness)是「愛人」,相對於法利賽人所堅持的義是「守規矩」(馬太福音5:20)。我們講到「那得恩免多的人,他的愛就多」(路加福音7:36-50)。我這樣告訴青少年:「在『關係』裡面,只有兩種健康的方式,一是愛人,另一種方式是被愛。」而愛是從被愛來的,「我們愛,因為神先愛我們。」(約壹4:19)
很多時候我們來到教會,卻不是帶著「愛人」或「被愛」的心態。我們常常是為了「義務」而來,我們常常是為了「做事」而來,然而隱藏在我們裡面的卻是被愛的需求。當我很在意我服事的表現或結果時,是因為我裡面對成就和肯定的「需要」。當我很在意別人對我的看法時,是因為我裡面對被接納和認同的「需要」。當一個人常常對教會、團契、或是個人有很多的不滿,那是因為他裡面的需要並沒有被滿足,於是用自以為義的批判將自己武裝起來。
我這樣告訴青少年:當我在教會或團契中看到不合我意的人或事,我要問自己的是我有沒有能力去愛,也就是毫無條件地為這些人或事付出?如果沒有,那麼真正的問題是「我需要被愛」,而不是「他們有多糟糕」。
然而我們卻很少談「被愛」。因為被愛是被動的,似乎沒有甚麼是我可以做、可以「操練」、能夠在人面前表現出來,或是需要學習的。「被愛」像是甚麼呢?被愛就像是「信心」,信心也不是「學」來的,只是因為有了「信心的對象」(愛我們的基督),我們就像是嬰孩一樣,無能為力、毫無功勞,只有單單地領受和依靠;如保羅說:那是十字架討厭的地方(加5:11)。然而,十字架討厭的地方正是十字架的大能,我們在領受和依靠中經歷生命真實的改變。
當一個青少年下課後傳訊息給我說「崇原哥,我需要被愛」,我內心是非常欣慰的。因為我知道他正在成長,也正在變得成熟。不在於人所看重的外顯行為或聖經知識、甚或是服事技巧,而是他能夠真正敞開自己,面對裡面的問題和需要,尋求恩典的幫助,也因此領受福音改變的大能。
弟兄姐妹,你今天需要被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