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面對瀕臨死亡的家人

作者 周仲平教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我在神學院讀碩士時,我的論文題目寫的是「對臨終者的教牧關懷」,從那之後,我陪伴婆婆、公公和我的父親面對死亡的來臨。每一個人所要經歷的過程都不同,但我發現父親、公婆都信主,面對死亡時都有不畏死亡、勇敢赴死的心,因為知道死亡之後是永遠的美好,不再有苦痛!死亡反而像一扇門,門後是光明、是滿有與主同在的喜悅!

    而這回父親住院,在普通病房整整兩個月,他雖不能言語,但他在被照顧期間沒有吵鬧、哀嚎,總是安靜、平和。在兩個月間只洗過三次澡,平時都是擦澡。而洗澡前我們先量好脫離氧氣幾分鐘後,血氧會掉到90,然後我和外勞合作,在這時間內幫爸洗好澡。每回我都感受到爸的歡喜,本來無力、閉著眼睛,一扶他坐起,他就眼睛打開,整個過程都有精神。在病房的兩個月,我發現陪病者也非常需要關顧。

    先前,對門的陪病者吆喝著病人,因為被她煩得沒耐性,兩天後竟然跑來問我的外勞,可以去幫忙照顧嗎?在走廊上,聽到陪病者打著電話,懇求電話那端的人能否來接班,但似乎對方有困難。聽到健保房間有位長者哀嚎著,沒人理會,心想其他三床的人不是不得安寧。爸隔壁床整天一個人,護士問家人呢?他說工作忙沒法來,他無聊就跑出醫院去抽煙,護士好言相勸,氣喘、肺不好的人不要抽煙,但他整天一人在病房能做什麼呢?兒女可以讓他住雙人病房,但無法陪伴。爸後來住單人病房,神格外恩典,除了外勞外,我們兒女可以輪流留守在旁,陪伴著父親走完在世上的最後路程。

    我感謝主,爸這回進醫院採安寧療法,無法由口進食,卻能維持兩個月,讓哥哥、姐姐得以從國外回來,經過隔離後,還能陪侍幾週。我除了陪爸外,還能回家陪媽,而讀書、報告也能在病房中完成,哥、姐來輪班,我還能聚會、上課,我滿心感謝主!祂的安排實在美好!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信主的人,在陪病過程中,我們和其他人一樣會疲憊、無奈、無助,有時會失去耐性,家人間因為照顧時間、金錢分配會有嫌隙,甚至因為自己害怕面對死亡而手足無措。我們要求主憐憫,因為當我們有情緒時,躺在病床上,所親愛的家人是可以感受得到的。當陪病者不想照顧、不耐煩時,病人一般會失去活著的意念,放棄配合治療,使得陪病者更不好照顧。我們有情緒時,記得來到主面前,向主傾訴,當我們從主那裡從心得力時,我們又可以帶著主的愛、主的喜樂來服事家人。

    主告訴我們,我們愛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我們在陪病過程中,有主與我們同在,祂深知我們的軟弱,祂也深愛我們生病的家人,祂更是不誤事的神!這回父親回天家,我們只舉行家庭追思禮拜,因著疫情,不在教會舉行追思禮拜,感謝弟兄姐妹一路的關心和支持,相信父親在天家與主同在也必紀念你們的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