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難與我
普悠瑪火車意外震驚了許多人,特別是當意外發生的影片播出後,相信每一位看到火車轉彎出軌的巨大撞擊畫面時,心中不禁發出「哇!~~」。但這災難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是倖存著?是還沒上車或先下車的?我是死亡者的家屬?我是受傷仍在驚嚇中的人?或者都不是,這事件只是許多災難中的一件,和我沒什麼太大關係。
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普悠瑪火車意外震驚了許多人,特別是當意外發生的影片播出後,相信每一位看到火車轉彎出軌的巨大撞擊畫面時,心中不禁發出「哇!~~」。但這災難與我又有什麼關係呢?我是倖存著?是還沒上車或先下車的?我是死亡者的家屬?我是受傷仍在驚嚇中的人?或者都不是,這事件只是許多災難中的一件,和我沒什麼太大關係。
在我確定要全職事奉、辭去工作之後,和一位弟兄提到這件事。他頗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定要辭掉工作呢?在你本來的工作上,不是也能發揮影響力嗎?不是也能對社會有貢獻,又能穩定在教會服事嗎?」事實上,不只有一位弟兄曾經對我提出類似的問題;我想可能是弟兄對「工作/信仰」的議題特別感興趣吧。其實我們有時候已經習慣在兩者之間劃下一道清楚的界線,可是有時候我們又隱隱覺得,在工作、或是家庭遭遇的不可預期越來越多時,信仰還是那個我們都需要回頭尋找的錨,讓我們有可以靠岸的地方。
在教會常會聽到許多父母分享自己的疲憊,不知道要用什麼方法才能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教會內、外都有好多有關兒女教養的課程,也都認真學習了,可怎麼面對自己的孩子時,還是覺得無法可施,束手無策。小孩的哭聲、尖叫聲、大聲回嘴聲,讓父母情緒也起來,軟的、硬的全上,可是還是沒有改變。於是想是不是孩子是特殊兒童?還是當父母的自己有問題?自責、自憐、字怨的情緒常籠罩心頭。孩子鬧起來時,夫妻常互推,「你去處理」「妳去」。
適逢中秋佳節,上週日我們一家五口有機會回到公婆居住近四十年的公寓一道過節,一邊吃著溫家家傳的拿手好菜,一邊分享近來發生的事情。因為服事青少年,當我們在討論許多教會服事的當下,婆婆想到自己寫過的文章中,有一封給青少年父母(當時的他們也是)的信,裡頭記錄了好多她自己及其他父母的心情和對自我的提問,對我而言,雖然知道當時他們也是經歷了許多,卻很難想像他們如何能夠放手?
Facebook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www.chupeivictory.tw
(03) 6585-220
(03) 6582-920
地理位置
財團法人中華基督教信義會勝利堂
台灣銀行 (六家分行)
帳號:248-001-019784
統一編號:17124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