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生活中顯出信仰

上週華神的胡老師在主日證道時,藉由撒母耳記上14章,約拿單和掃羅在面對與非利士人爭戰的過程中,從他們的做事和回應看出我們當如何省察自己在不同角色上所彰顯出來的信仰景況。或許我們以往讀的時候,只是覺得約拿單好勇敢,相對於父親掃羅,怎麼這樣對待軍兵和自己的兒子。或許我們也存著一點疑惑,掃羅掣籤的時候,為什麼神還要讓他掣出是約拿單?透過胡老師的證道,相信大家明白了,我們許多時候詢問神的問題已經顯出我們的錯誤,而神的回答只是更顯出我們的錯誤,我們是否有所察覺?

跨越–回到起初的愛

上個月,我們家做了一個很大的決定,就是離開目前的狀態,帶著教會的守望和祝福,邁出跨文化宣教的步伐;先前僅有一些弟兄姐妹或是家人了解較多的詳情,可是面對著未來,仍有許多不確定性。即使時常會提到宣教或是跨文化的故事,我們也曾帶著孩子前往過去兩人新婚時待過的越南,但真正面臨很實際的跨文化訓練時,離開就顯得分外困難。孩子也在我們和家人朋友的談話中或多或少猜出了端倪,特別是老大,比弟妹懂事許多的他在幾回全家吃飯時,也對此表達他的擔憂或是不願意,甚至我也在他和兒主老師的對話中,發現他意識到自己可能與教會朋友分離的未來。

心像天父一樣

「我的爸爸常常把我舉高高,讓我看得遠學會更勇敢,爸爸的心像天父一樣,希望我快樂,快快地長大...」

如何活?

在急診室陪伴父親等候轉入病房的時刻,我看見一位壯碩的男士被緊急推進,他沒有意識的躺著,上衣被拉開。一下來了好多護理人員,由於在同一個房間裡,清楚聽見事件發生的過程。我在旁只能不斷禱告,求主憐憫這人,盼望他仍有機會活著,也求主憐憫這人的家屬。這已經不是我第一次見到這情景,有一回來了一位到院死亡的案例,看見家屬面無表情、不知所措的只能跟著進急診,很快就陪著走向地下室。家屬在這個時刻總處在理不清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要做什麼,他們最需要的是人的陪伴。這情況,往往離世的人來不及交代事務,留下的人來不及表達愛意或請求原諒。此時,再多的為什麼也無法得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