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ook 6 980x340
  • 8thbanner 2
  • 8thbanner 1
  • treasure8
  • worship
  • 建堂消息

  • 盼望竹北勝利堂成為您屬靈的家

  • 邀請您與我們一同來敬拜主

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走進年青的世代

作者 溫曉恩 教師 on . Posted in 青少年生活

    上次的青少年園地我們談到青少年正處於建立自我的階段,因此同儕關係中的接納與肯定,有助於他們明白「原來這就是我!」但是,青少年除了身心發展與成人有別之外,我們也不可以忽略青少年其實是在與我們不同的土壤中長大。就讓我們先來回想一下我們是在甚麼樣的土壤中成長。

    民國50年代吸引外資,拓展出口,台灣經濟開始起飛,60年代雖然遭逢石油危機,但十大建設的投資仍帶動臺灣經濟建設的發展,70年代的科學園區與半導體產業,80年代台商赴大陸投資,台灣社會在各方面都蒸蒸日上,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但到了90年代開始有了轉變,不僅是國家內部貧富差距逐漸加劇、政治的矛盾與衝突、外在也面臨中國的崛起和近年的全球氣候變遷,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在保一和保二中掙扎,不安與未知似乎成為台灣整體的社會氛圍,從過去十年的台灣代表字(憂、假、黑、換、苦、茫、翻…)就可見一斑。

    原來在過去20年間出生的孩子,他們不是成長在充滿希望與進步的社會氛圍中(50-90年代),那時人們常說:「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有結果!」90年後出生的孩子,某種程度上他們比我們得到更好澆灌,享受到經濟成長美好的果實,他們不僅吃的「飽」更是吃的「好」,不僅穿的「暖」更是穿的「潮」,他們看起來比上個世代的我們手上握有更多的籌碼,但我們卻容易忽略孕育他們的土質已經不是「希望」而是「不安」。現在的年輕人會說:「努力不一定有結果,但是不努力一定很輕鬆。」這句話聽起來令人不舒服,卻是青年世代的寫照,因此開始稱呼他們為「厭世代」。,Google trends 顯示從2016年開始,「厭世」這個詞彙逐漸被搜尋,而到了2018年持續在台灣網路發酵,厭世哲學家等FB網路作家,人氣皆已突破10萬人次,逐漸成為一種媒體中的新流行詞彙,用來比喻生活中的負能量、不鼓勵積極,只能維持現狀,即使想要改變,卻又無能為力的矛盾感受。

    世代的差異,往往是造成世代間溝通的障礙,身為青少年輔導與父母,我們更需要有智慧走進年青人的世界裡,試著明白他們所身處的環境,我們往往因為不了解,所以無法接納,以至於無法產生對話,也就失去了影響他們的機會。我們常對他們耳提面命,但卻不知話只說了兩句就斷訊了,再多的「當年勇」對孩子而言都是無法理解的語言,因為他們是在與我們不同的土壤中成長。

    我們所信靠的耶穌,是掌管歷世歷代的救主,世代的興衰在祂的手中,在祂沒有失控、更沒有失敗,而耶穌的道成肉身,更為我們指明了一條出路,祂如何降卑為人,將天國帶到這個世界,也差遣我們走進年青的世代,謙卑地聆聽與陪伴,用我們的生命將天國活在他們的世界裡。

latestnewsTxt

最新消息

 

faithlife

信仰與生活

 

pastorword2

牧者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