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苦期的反思
在復活節之前四十天,扣除星期天的這一段時間,教會傳統上為了提醒信徒預備心紀念受難日、慶祝復活節和等候基督的再臨,會鼓勵信徒常常自省、認罪悔改、施捨行善,稱之為預苦期,也稱做四旬期或大齋期。預苦期的第一天正好是星期三,稱作聖灰日(Ash Wednesday),剛過去的星期三正是今年的聖灰日。雖然我們平時也常反省自己,但人的軟弱常會使我們行禮如儀,逐漸從儆醒中放鬆。因此,我們處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正是需要抓住預苦期操練敬虔、自我提醒、預備迎接主的再臨。
這次的預苦期,我們以腓利比書保羅的自我勉勵來作為反思。首先,我們的處境與福音有何關連?我們每日的生活與見證福音有多少關係?保羅知道自己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也就是在自己的境遇上,明顯是為基督的緣故(腓1:12-13)。保羅的生命得以在處境中與福音緊緊相扣,也有這樣美好見證,更確認自己在基督之靈和大家的禱告之中,全是因為他所追求的是「只要凡事放膽,無論是生、是死,總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顯大。」(腓1:20)顯大是高舉、尊崇、頌揚,也就是被尊為大的意思。換言之,就是保羅熱切期盼且坦然無懼的活出他是基督的僕人,使基督得著尊榮,也就是基督在保羅的身上明顯是他榮耀的主。這就是我們首要反思的!
保羅有這樣心志的關鍵是,基督真的是保羅的主!我們得救時,我們也接受基督作我們生命的主,但這「基督是主」對你我來說,是口號,說說而已,還是心願,或是期待基督可以作主?還是,看環境和我的狀況作決定?若是說說而已,那麼「基督是我說說的主」,得救是否也是說說而已!若這只是心願與期待,那麼「基督是我心願、期待的主」,基督是來滿足我的期待和心願,得救是否也只不過是心裡的期待而已!若是看看環境、我的狀況再說,那麼「基督是聽我吩咐、照我決定的主」,得救與否也是看我的狀況,我來決定!
基督真的是我們的主嗎?這是等候主再臨最首要反思的,也是不可不當心的。因為主耶穌在上十字架之前,一再強調門徒要預備好迎接祂的再臨,那是僕人向主人交帳的時刻。我們當作忠心、良善、有見識的好管家,主再來時,審判是從神的家─我們開始的(彼前4:17)。對我們基督徒的審判可歸納為一條:「基督是我的主嗎?」我們要反思,要與保羅有一樣堅定的心志,認定凡事以基督居首位,凡事聽從主的吩咐、尊主為大,因為基督是為我死而復活,現今坐在至大者寶座右邊的主,是信實可靠的主,是榮耀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