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窯匠與泥

作者 李四海牧師 on . Posted in 牧者的話

在聖經中,神用窯匠與泥向猶太人表明自己那絕對的主權,使徒保羅也是用這樣的對比來表明神揀選的主權(賽29:16;羅9:20-23)。這是要人知道自己是受造的,要在造物主面前知道自己的本位。但這會使人以為自己完全被動,正好比宿命論一般,反正上帝要怎樣,就怎樣。如此說來,完全被動的人有何更高尚的價值,或是活著的意義呢?事實上,保羅或是以賽亞的陳述,並非以此為重點,而是要人思想、認識上帝的主權和恩典,使人知道如何回應上帝憐憫、恩慈的心。

正如先知以賽亞以此祈求神的憐憫,不要因以色列人總是不聽神的話而大發烈怒。他說:「耶和華啊,現在祢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祢是窯匠;我們都是祢手的工作。耶和華啊,求祢不要大發震怒,也不要永遠記念罪孽。求祢垂顧我們,我們都是祢的百姓。」(賽64:8-9)這是表明完全的交託和仰望,因著相信神的憐憫和信實。我們也在詩歌中這樣唱:「主袮是陶匠,我是泥土。」這是我們知道自己的卑微,承認神至高的主權和至善的美意,使我們願意成為祂手中的作品,成為祂手中的器皿,而非求自我實現、自作主人。

在聖經中另有一段記載,神不僅用窯匠形容自己,以泥土代表以色列民,更進一步表明祂的期待。雖然神對以色列也有一樣的主權,可隨自己的意思任意改變心意用陶土做器具,但祂卻這樣向耶利米說:「以色列家啊,我待你們,豈不能照這窯匠弄泥嗎?以色列家啊,泥在窯匠的手中怎樣,你們在我的手中也怎樣。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拔出、拆毀、毀壞;我所說的那一邦,若是轉意離開他們的惡,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想要施行的災禍降與他們。我何時論到一邦或一國說,要建立、栽植;他們若行我眼中看為惡的事,不聽從我的話,我就必後悔,不將我所說的福氣賜給他們。」(耶18:6-10)

人雖是受造的,但人的尊貴卻遠高於受造與被動,因為造物主將主動的選擇給予了我們。不僅如此,祂更願意使我們得以像祂的兒子一樣!雖然我們是罪人,神是公義的主,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但祂也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祂的話立定在天,必然成就。當祂願意將祂的話告訴我們時,正是祂的憐憫臨到我們,我們必要信而順服!求主幫助我們,在神至高的主權和至善的美意中,信祂的憐憫和恩慈,願意將自己完全的交託給祂,願聽從祂的話,使自己成為領受恩典和福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