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改革是革心
每年的十月底我們紀念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也常以當日的情境作為今日的警戒,思想改教所回歸的寶貴信仰,並以為反省和自勉。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從聖殿、聖城與猶大國的滅亡至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受死復活的歷程,更是神自己顯明的宗教改革,是我們可以反思的信仰回歸與復興。除了先知書,在這二約之間有三卷書:以斯拉記、尼希米記與以斯帖記,不僅教導神的子民或住在聖地、或不在聖地,如何在沒有實際國家之情況下回歸神所喜悅的信仰生活。因為主耶穌來並沒有照著當時以色列人的期待建立大衛的國、聖殿、聖城,反而是以祂自己為房角石,建造祂自己的身體,就是教會,且教會要讓人看見那看不見且經歷神的國、神的殿、神的救恩之城。
以斯拉記記載神子民的回歸和聖殿的重建,要緊的不單單是外在聖殿的重建,而是神百姓回歸神的話,因此之後在猶太人的社會中文士興起,在各會堂做教導。尼希米、以斯帖和末底改都能在世界的權勢之下為神所用,帶領百姓建造聖城、維護信仰、護衛聖民。特別是以斯帖記,雖然神的名未曾出現,但神的手卻在運行,屬神的人誠然可以為神所用,使以斯帖與末底改開創服事神的新蒙召觀。也就是,我們都可以在神所賦予的,看來屬世的位份上服事神。正如以斯帖得著王后的位份是為了特別的時刻得以為神的子民出聲,帶來神百姓完整的拯救,如同當日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以色列人回歸需要信心,回歸之後重建聖殿也是一樣,但聖殿完成了,並不表示可以一直有信心,需要文士以斯拉的教導和百姓願意一直信靠神的話(以斯拉記)。同樣的,聖城重建需要倚靠神,建造完成遷入聖城居住也要有信心,但這樣仍然不保證一直在信仰裡,需要不斷的省察、潔淨自己的信仰(尼希米記)。既使沒有聖殿與聖城,加上惡者惡意的攻擊,神的手仍然不離開祂的子民,屬神的人仍然可以順服神,為神所用(以斯帖記)。宗教改革並不在於從不信到信,而是省察信仰有否偏離、脫離神的話,悔改回歸神的話。
然而人的信心實在太容易失去純正或變質,當日以色列人確實在外在上有信仰的呈現:敬拜和教導,但主說:「他們用嘴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太15:8-9)主耶穌在他們當中不斷指出他們沒有信心,也嚴肅地警告我們說:「然而,人子來的時候,遇得見世上有信德嗎?」(路18:8)信德就是信心,翻譯成信德是為了語意清楚的表達。我們當反省自己的心,是否將自己分別為聖、守住本分,行事為人與所蒙的召相稱,也不可被外在的表現,特別是人以為的敬虔所蒙蔽,自以為義、自高、自大,落入撒但的網羅。願聖靈光照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約16:8)!
 
	     
	     
	     
	     
	     
	     
	     
	     
	     
	     
	     
	     
	
 繁體中文
 繁體中文 简体中文
 简体中文 English
 English Français
 Français Deutsch
 Deutsch Ελληνικά
 Ελληνικά עִבְרִית
 עִבְרִית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Indonesia 日本語
 日本語 한국어
 한국어 ไทย
 ไทย Tiếng Việt
 Tiếng Việt Facebook
 Facebook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302 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一街178號 
  www.chupeivictory.tw
 www.chupeivictory.tw 
  (03) 6582-920
 (03) 6582-920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