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預苦期(四) 十架路上的自守

作者 李四海牧師 on . Posted in 牧者的話

    在信仰的路上無論哪一個時刻,我們都當謹慎自守、儆醒禱告,這是主耶穌吩咐我們的。在預苦期,我們更是要省察自己的生活,保羅說:「人若無有,自己還以為有,就是自欺了。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加6:3、7)我們不當心存僥倖,以為自己會避開或是不會落入試探,聖經上有很多晚節不保的例子。我們不可讓自以為是的認定而降低、改變或偏執神的話語。在福音書中,有三種自以為是而偏差的情境,也是我們容易和他們一樣的,可以作為我們自我的反省。

    首先是因著所知而自以為是:有一個律法師起來試探耶穌,說:「夫子!我該做甚麼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穌對他說:「律法上寫的是甚麼?你念的是怎樣呢?」他回答說:「你要盡心、盡性、盡力、盡意愛主你的神;又要愛鄰舍如同自己。」耶穌說:「你回答的是;你這樣行,就必得永生。」(路10:25-28)這律法師懂得聖經上神的吩咐,但知道要做什麼和做得到其實是二回事!這也是我們熟悉的,因為我們不經意也會和這位律法師一樣,懂得許多聖經且明白所當行的,但我們卻放過自己做不到的,或是沒有做到的,給自己加添解釋、理由,而不是將自己分別交託、倚靠主耶穌基督。

    其次是因著所做自以為是:主耶穌在馬大、馬利亞的家,馬大因事奉繁多而有所不滿,向耶穌發怨言。耶穌回答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路10:41-42)我們容易和馬大一樣,只看見自己做的,也拿自己付出的和旁人作比較。而主耶穌指出馬大和馬利亞二人的心態,一個沒有因可以服事耶穌而喜樂,反而被繁瑣的事奉所困,一個卻在耶穌腳前安然接受在主的話語,領受上好的福份。我們也會因看重所做的而高抬自己,忘記一切本於恩典。

    還有因著所經歷的自以為是: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耶穌說:「是,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11:27-28)這女人看見主耶穌趕出一個叫人啞巴的鬼,她的體會反而看重在耶穌的母親身上,自以為有馬利亞才有耶穌,整個重心都在人身上,但更重要的是聽神之道而遵守之。當我們看重人時,我們也不自覺的偏差而不自知。求主光照我們,不要因所知、所做、所經歷的自以為是,反而失去了真正重要的:神所看重的是「聽見主的話就去行」!求主幫助我們專心倚靠祂,喜愛、樂意遵守祂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