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曠野中的跟隨

作者 李四海牧師 on . Posted in 牧者的話

    當我們分析不同的世代時,總會給予一些名稱作區隔,如最近的世代稱為Z世代。在不同的社會思潮中,也是如此,看似有許多不同的進程、變化,或可歸諸於個人與社會之間的衝突、妥協與運作等等緣由,但歸根究底都還是以個人為本位的。這世界也是以每個人自我為本位做教導、運作的,因此,我們追求以成績、能力、成就、所得等,也用這些包裝自己,披在我們的外面,作我們的身份。在心裡,我們告訴自己,這是我努力、用功、付代價等等得著的,是我所當得的。我們也自然而然的以此來教導或評斷人,甚至用這些來包裝人,以為自己是深愛他們、幫助他們,然而與人的衝突或對立也因應而生。

    當我們願意稱耶穌為主,跟隨祂作主門徒時,我們要對付的是這些根深蒂固的以自我為本位的思想。雖然這是內化的思想,但卻不易從裡面來對付,因為我們很容易明白知識性的道理,而卻難以化為內心的實在。我們以摩西為例子。他人生最初的四十年在埃及,學得了埃及人一切的學問,並且說話行事都有才能。他也真實的幫助猶太人,以為他們必明白神是藉他的手搭救他們;他們卻不明白(徒7:22-25)。藉著逃命到曠野的四十年,神讓他全然處在無發揮、無用武之地。神沒有用教訓,知識傳遞的方式讓他明白,而是用曠野四十年的時間,幫助他放掉以成就、能力包裝的自我,回到那真實需要神的真我。

    當我們回到那真實的我,是被罪所轄制,也是滿了傷痕、敗壞的我,唯一的需要是主那捨命犧牲的愛和恩典。這樣的體會使我們可以體會、接納我們身邊與我們一樣的人。摩西最後四十年所帶領的人,他們的裡面和他四十年前一樣,只是他們更加毫無掩飾的呈現自己。他們恐懼、擔心,在沮喪、灰心、無望的時候,他們不斷用抱怨、憤怒發出內心的痛苦與掙扎。他們在曠野的四十年,在看似被神懲罰,流離曠野,但神從來沒有棄絕他們,因為隨著他們的是基督的靈磐石和天上降下的嗎哪。他們與摩西一樣,這四十年不斷的使他們放下自我包裝的我,認明那真實需要神的真我。

    主耶穌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祂,而我們自己的這個十字架正是對付我們裡面的個人本位主義、自我作主的思想。保羅對他裡面的我這樣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羅7:18、24;提前1:15)。愛我們的主會一直的對付我們的肉體,迫使我們放下自我包裝的我,祂絕對不為放過我們,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見主(來12:14)。求主幫助我們回到基督的十字架,因為在哪裡我們才真實的看見自己裡面那全然敗壞、無助的我,是那真實需要神憐憫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