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2020,愛祢,更愛祢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不過是一個月前,6月15日那天我們一家解除隔離,總算真正踏入了「人類社會」,也是自3月下旬美國疫情大爆發開始居家令後,第一次走在車水馬龍的街上,第一次走進教會和教會的弟兄姐妹親密團契,甚至是第一次走進店裡點餐吃飯……。

    很多人問我,「隔離困難嗎?」我常常會反問,如果可以14天甚麼事都不要做,政府還給你一份「防疫關懷包」,裡面有電影、有日劇韓劇、有電動遊戲……,唯一的要求是你不能出門一步,不能接觸到任何人,你願意嗎?事實上,所有被隔離的人無不盼望著隔離結束的時候來到;就算擁有令人羨慕的娛樂設施,被隔離的人的心得永遠是「好無聊」。

    隔離之所以困難,是因為我們對於社群的渴望是如此原始而真實。

    而這樣一個原始又真實的渴望,正來自於我們最根本的身分—我們乃是被一個「社群」所造,也就是從聖父、聖子、聖靈那個完美相愛、完全合一的團契中,「照著他們的形象,按著他們的樣式」所造的(創世記1:26)。

    然而,當罪的問題發生的時候,卻也透過原本親密的關係進入人心。創世記第三章從蛇和女人的對話開始,蛇像是老朋友一樣關心著女人,說的卻是讒言動搖女人對神的信任。而吃了禁果的女人也直接影響著和他關係最為親密的丈夫。

    罪破壞了關係。那曾經稱呼夏娃為「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的亞當,現在竟輕蔑地稱呼他的妻子為「那個與我同居的女人」(創世記3:12)。兩性之間彼此相愛且合一的關係也被「戀慕」和「轄制」的性別戰爭所取代(創世記3:16)。很快地在創世記第四章,甚至連兄弟手足之情,都以兇殺作結。

    我們依然需要活在關係當中,我們也依然渴望著神原本所造美好關係,儘管我們同時必須活在關係的破碎和傷害中。青少年的成長階段從對父母的依附,逐漸轉移至尋求同儕團體的認同,並在當中形塑他們的價值觀。關係對他們何等重要,卻同樣帶給他們傷害,帶來對人的不信任,乃至於對神的遠離。

    當我在思考今年JC青少年退修會的主題時,我有一個很深的渴望,渴望著基督的愛進入這個群體,不但要改變我們每個人的生命,也在我們當中建造一個很不一樣的社群。這是一個滿有恩典,使人們可以經歷神的愛的社群,也是一個願意承認人的關係的有限,同心尋求基督為中心的社群。於是一個簡單的主題進入我的腦海中:「2020,愛祢,更愛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