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福音、瘟疫,與祭壇

作者 趙元舜神學生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上個禮拜三到禮拜六,在教會參加了三福導師研習會,要謝謝晏頡與三福同工們忠心的服事。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三福」只是另一套傳福音的方法,將福音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表達出來。然而在這一次的訓練中,我的想法被轉變了,原來三福遠遠不只是一套傳福音的方法而已,它更像是對門徒的培靈、訓練與造就,強調的不是信徒個人的口才、魅力或是號召力,而是牢牢紮根於福音,強調團隊彼此配搭、禱告的服事。這樣所傳的福音,是一個整全的福音—兩三位平凡的信徒,也可以向任何人、在任何環境或條件下,傳揚的福音:「朋友,你願意領受這份永生的禮物嗎?」

    是的,「福音」是教會在每個時代,真正能帶給、也是唯一應該要帶給世界的禮物,在瘟疫橫行的此時此刻,這種體會格外強烈。在這種連生存與健康都成為一種奢侈品的當下,單單去「活著」竟需要我們費盡心思去安排與張羅;看著每天在藥局外購買口罩的排隊人龍,「生活恢復正常」相信是所有人的共同心願。可是,就像在卡繆小說「瘟疫」當中,逃犯柯塔問醫師助手的問題一樣,「生活恢復正常」是一個遠遠比「電影院裡有新的影片」要複雜得許多的問題,因為瘟疫已經顯明了隱藏在所謂「正常生活」當中的種種黑暗:自私、冷漠、貪心、恐懼,用各種合理化的藉口來塞住理應憐恤的心。福音就是要把我們從對「正常生活」不切實際的幻想中,解救出來,否則我們還自以為穩妥,「平安了,平安了!」當每次耶穌宣告「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都是要戳破這層幻想的泡沫。

    在舊約聖經中也曾發生一場大規模的瘟疫,聖經記載「耶和華又向以色列人發怒,就激動大衛,使他吩咐人去數點以色列人和猶大人。」(撒下24:1)數點百姓的結果,是上帝降瘟疫與以色列人。看起來,上帝是向以色列發怒,而大衛是上帝施行審判的工具;可是後來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首先是上帝自己後悔、不降這災,使瘟疫停住(撒下24:16),再來則是大衛自己為百姓的代禱(撒下24:17),之後在先知提醒之下,在上帝停住瘟疫的地方,築了一座壇(撒下24:18),短短三節經文,不僅僅是交代大瘟疫如何停住,更是暗示了上帝與人關係的徹底修復:在困境中總是有憐憫,在絕望中總是有代禱,在慈愛之處總是有敬拜。

    當三福進行到「決志之橋」,帶領對象做決志禱告之後,總是會用一節經文作為確據:「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約6:47)永生不只是意味著永遠活著,更不是永遠健康,而是恢復與上帝相交的關係,經歷聖靈大能所帶來的醫治—醫治人裡面的種種黑暗。瘟疫顯明了人心對福音的真正需要,也求主讓教會眾聖徒一起傳揚福音,為這世代築壇代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