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的父母和完全的神
最近Heather開始用一個的App “New City Catechism”每天教導孩子教理問答。很快地五歲的Jessie也能將一些基本但深奧的教義(例如“Father, Son, the Holy Spirit”)朗朗上口。信義宗接受嬰兒洗,因為相信神臨到世人的恩惠遠超過人單方面的理性決定(如徒2:38-39)。一個孩子誕生在信主的家庭中,對於那強褓中的嬰兒是恩典的記號,對父母來說,教養也是牧養,最重要的目的是將他(她)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引到神面前(西1:28)。
在聖經中父母的角色有兩個方面:一是信仰的傳承(如申6:6-7;箴1:8-9,6:20;帖前2:7-8),二是反映神自己的形象(如賽49:15,66:13)。例如,天父上帝是那位保護者和供應者,父母則是孩子所能見的保護者和供應者。聖子上帝向我們顯明恩典,帶來和好,也使我們因祂的十字架而稱義。聖靈上帝是保惠師(Parakletos),意思是安慰者、幫助者、同在者(參約14:26)。然而,我們的孩子卻因為感覺不到保護所以害怕/恐懼;不覺得被愛所以變得自私/沒有安全感;也不覺得父母親完全公平公義,於是產生苦毒/憤恨。然而,我們的孩子卻活在一個需要用成就不斷證明自己的世界中,在敵對、衝突、和傷害中。然而,無論父母親如何努力,我們的孩子常常感到被冷落、孤獨、不被理解。
這些都因為我們活在一個罪和死的世界中,父母親不能夠真正反映神的形象,孩子也不能夠信任父母,也不信任上帝。或許更大的問題是,作為父母親,我們也不真正相信天父上帝才是那真正掌管萬有的神,也是將孩子託付給我們的那一位。
去年對我來說是極為悲傷的一年,我的母親和父親相繼過世。我的母親兒時喪父。我的外公曾是永豐餘企業的大帳房,嚴謹而負責,操勞過度才得肝病過世。當母親信主時,我親眼看到了她的平安。我才恍然大悟,她這一生渴望的不就是那天父的形象,那在婚姻中沒有找到的,最終在父的懷抱中找到了。而對我自己來說,也因為認識到神愛我比我的父母還多,神愛我的父母也比我還多,原生家庭的傷害和失去至親的痛苦最終也能輕輕地放下了。最終我認識到,無論是我、還是我的父親和母親、甚或是我的孩子,我們的人生最終都要回到那真正的天父那裡去。那才是我們人生真正的歸宿和成全。
於是我說:如今我已經找到那位聖父上帝,祂創造我,看顧我,並按我的本象愛我和拯救我;如今我也已經找到那位聖子上帝,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藉著祂我已經被稱義,以至於不再需要被這個世界稱義;如今我也已經找到那位聖靈上帝,祂感動我和幫助我,叫我常在神的裡面,總是被祂的愛所充滿,就盼望那身體得贖、眾聖徒歡聚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