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恩典是個人

作者 邱崇原 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還記得四年多前我剛來到竹北勝利堂時,李哥有一次跟我私下聊到當代青少年的問題,他說到青少年在意的不外乎是「得失」和「對錯」兩個面向。詳細的對話內容已經有點久遠,直到最近在準備路加福音的信息時我才恍然想起。經文中耶穌行遍各城各鄉,醫病、趕鬼、傳福音,「內中卻有人說:他是靠著鬼王別西卜趕鬼。又有人試探耶穌,向他求從天上來的神蹟。」(路11:15-16)換言之,有些人企圖矮化耶穌超自然的能力,他們用道理爭論著「對錯」;同時間,卻也有些人向耶穌要求更多的神蹟,他們在意宗教帶給他們的「得失」。

        我們的信仰確實在處理「得失」;恩典是個永生的禮物,是白白「得」來的。我們的信仰也解決了我們「對錯」中的困境;那些在基督耶穌裡的就不再被定罪了。我們的神是如此地慷慨,也是如此地寬容,祂既不吝惜把自己的獨生愛子給了我們,也在基督裡稱我們為義了。

        然而人真正的困境是,當我們「得」了以後,又會用道理去爭論對錯;當我們「對」了以後,又會覺得自己得的不夠

        耶穌怎麼回答這些人呢?「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路11:29)耶穌的話講的絕對,直接澆熄了全場觀眾的期待。「當審判的時候,南方的女王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他從地極而來,要聽所羅門的智慧話。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所羅門更大。當審判的時候,尼尼微人要起來定這世代的罪,因為尼尼微人聽了約拿所傳的就悔改了。看哪!在這裡有一人比約拿更大。」(路11:31-32)在信仰中追求這世界的「得失」或是「對錯」都劃錯重點了,因為耶穌比最有智慧的所羅門更大,也比從魚腹中奇蹟存活的約拿更大。

        如同使徒保羅說的:「猶太人是要神蹟,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林前1:22-23),耶穌要向世人彰顯的神蹟就是祂自己--上帝的兒子在十字架上死了,三天之後復活;耶穌要向世人彰顯的智慧也是祂自己--十字架的道理,在那滅亡的人為愚拙,在我們得救的人卻為神的大能(林前1:25)。

        正如《耶穌憑甚麼:為什麼認識耶穌就能改變生命》的作者Judah Smith說的,恩典是一個人。「如果你遇見恩典、擁抱恩典、凝望他眼中的熾火、看見他手上的指紋、感受到他對你無盡的愛...因為對他的愛,我們祈禱、讀聖經、參加敬拜、純潔度日。人很難長久地持守教條,維繫一段關係卻不是難事,我們也自然會為所愛的人付出一切。」(p. 90)恩典是一個人。我人生中最大的得是得著耶穌,我一生中所尋求的不再是這個世界的認可,而是基督成為我的「智慧、公義、聖潔、救贖」(林前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