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最好的?

作者 陳慕天 牧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隨著9/22(日)青少年即將「開箱」新堂,建堂的工程小組委員們也緊鑼密鼓地在各樣搬遷、拆除、工地完善、廠商間的協調與處理彼此情緒的過程中忙碌著。有一天,一位同工說到他們家也在裝潢,光是工班遲了幾天一直沒有進來施工,他就非常焦急,還要去拜託師傅;他又說,我們蓋了四年,光想像就覺得真的很不容易。當下,我很被安慰到。在大環境缺工缺料不容易,加上我們起初為了壓低預算而採取分包的發包方式,以現在來看,為教會省下了將近千萬的工程管理費用,但是各包商介面的整合、細節問題也衍伸而出;同工們也必須花費許多心力必須去協調處理。

    對於每一位委員,其實在看待新堂的修繕過程中,我們都很努力想要把新堂改善到最好的狀態,獻給神,也是向神的盡忠,正如同我們在各樣的服事、職場崗位上、父母的角色上很盼望能夠盡忠一般。當有時間壓力,當我們嘗試推動著、溝通著、努力著卻不如同我們心中計畫的時間表,真的是非常沮喪與挫折。好不容易動了,卻又沒做到我們要的,那真是天好像快塌下來的感受。幾週前、以及前幾天,我有幾個機會和現場工程人員聊。我看見他們的疲憊,也有他們工作上的難處;我作業主方,要求是正常的,但同時我彷彿也能體會他們沒有說出來的感受是,他們一直在處理問題,但好像努力沒有被看見;雖然針對他們沒做好的部份,作為業主我也很難受,甚至很不能接受;但是神也提醒我,還是嘗試鼓勵著他們—做好的,要讓人看見,但不要因為沒做好的,被否定你們的努力。結論是,做不好的再繼續努力,但已經有的成果是他們努力才做到的。

    社會訓練我們批判、處理事情的能力,我們總是要找到問題,解決問題,才有機會讓事情按照我們的計畫發展,能力的強弱也給予我們生活更好的條件與選擇。然而,即便是能力最差、或是看起來最不起眼的孩子都渴望被肯定、被看見。在以前待過設計行業中,設計師、營造業的基層員工流動率非常高,其中有一個原因是,業主始終盼望作品能做到心中的「最好」,而這個「最好」要能做到,卻需要無數的人在當中協調、付出和努力才有可能;然而,最讓人挫折的是,這個「最好」是浮動的,是會隨著主管或業主改變的,甚至還會隨著心情而變化。

    如果我們用這樣的眼光看教會,什麼教會才是「最好的」?感謝主,那「最好的」不是浮動的,不是未知的,卻是已經藉著十字架成就的。那是我們在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救贖下,活出以神為生命中心的群體—教會的見證。在人看,教會絕對不是完美的;但同時,我們卻永遠無法否定基督救恩的超越性,以及神在基督裡創造奇妙的信仰群體,我們是神所愛蒙恩的群體。藉著神在基督裡看我們的眼光,有限、信心微小的我們、甚至於軟弱,仍然爬回主面前的我們,仍是主所悅納和喜悅的。這一切不是我們做了什麼,卻是在基督耶穌裡已經成就的(弗2: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