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所羅門的智慧

作者 趙元舜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從列王紀上第一章到第二章,作者用整整兩章篇幅,把整個所羅門接續父親大衛作王,過程中的明爭暗鬥和腥風血雨,在讀者面前毫不保留地呈現出來。然而,到了第三章,當耶和華向這位甫站穩腳跟的新王顯現,問他想求什麼,他卻一點沒有著墨在權謀、勢力這些看似是他賴以得位的要素上,而是向神求「智慧」:不是為自己王權的長治久安,而是為眾人之事。聖經記載,神悅納了這個禱告(「蒙主喜悅」,王上3:10),不是因為它聽起來比較高尚,而是這正符合了神對君王的期許:以敬畏神的心、按著神在律法中顯明的誠實公義公平來治理國家(王上3:14;申17:16-20),而不是建立霸權與奢華、集權的統治。

    這樣的智慧不只是斷事的智慧、治理的智慧,更重要的是「牧養的智慧」:既有正直是非,又有憐憫恩慈。神應許要賜給所羅門的智慧是「在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當列王紀作者要描述這樣空前絕後的智慧,他既沒有從政經功績上著手,也沒有選擇軍事征服、外交建設這些層面,而是舉了一個例子:兩個妓女爭搶一個男嬰。這樣的取材角度令人跌破眼鏡,市井小民的爭端就連地方新聞版面都不見得會刊登了,何況是在聖經中、至高至聖獨一真神所要賜給君王的智慧,竟然要以妓女的爭端為例?其實,這樣的描述角度,正好說明了這份智慧的真正核心價值在於「牧養」:所羅門這位君王看見,即使是一位妓女,也能擁有一顆母親的心。

    首先,照常理說,一般民事糾紛的權責應該是在地方行政單位,怎麼可能直接上到君王面前?很有可能這整個國家制度裡的每個人都不想管、也不屑管這檔子事,畢竟誰會在乎一個出於妓女、「父不詳」兒子的真正來歷?從經文裡父親角色的全程缺席,更證實這樣的可能。然而,所羅門卻願意俯就這樣的邊緣人,讓她們出現在君王日理萬機的視野中。再者,所羅門在沒有其他證人、更沒有科學佐證工具的幫助下,大膽地提出一個荒謬的「平分」邏輯–劈成兩半,卻是為了激發出真正母親那顆疼惜的心。試問,誰會認為一個妓女可以勝任母親的職責?她能嗎,她配嗎?可是所羅門在她們的爭論中,在她們跑遍公部門、吃了無數次閉門羹之後卻依舊堅持上告的意志當中,看見其他人都看不見的一件事:母親的心。是神在律法中顯明了祂是一位看顧邊緣人的神(出22:21-23);換句話說,即使是邊緣人,一樣在神面前擁有她/他的權利、責任與義務,當然也擁有任何生命身份的尊榮與應許–包括母親。

    願神也在基督裡賜給我們這份牧養的智慧,看見並服事其他人生命的需要,樂意參與主如何引導出那份生命的尊榮。這份智慧並不需要我們成為更聰明、更有本事、更完美的人,而是相信主的旨意與作為,高過我們的意念與成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