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成功思維vs.成長思維 –作主門徒(一)1

作者 陳慕天 牧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觀念一直以來都是我們文化中很深的信念,直到我們長大成人,即便父母年紀老邁,許多對自我的期望,仍舊是來自於兒時父母對自己的期許。有些人以正面積極的態度去回應,但是對許多人而言,這樣的期待卻成為了離不開的壓力、控訴,只能用負面、消極方式去反抗。

    人人喜歡「成功」(Success),其實我們更是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主耶穌的門徒,在跟隨主學習作主門徒的歷程中,也期盼著能像耶穌一樣「成功」。在教會中,我們也會欣賞比較老練的基督徒們的服事,「成功」總是如此吸引人。我們不喜歡「失敗」;沒有人為了失敗而努力,更別說在人前出糗。但是,如果我們思想是被「成功思維」主導時,我們卻容易逃避回應神的恩賜(路8:7)。

    能達到世界上的成功,客觀來說是建構在我們擁有有形無形的資源,的確神量給我們每一個人客觀的條件都不同。在耶穌的比喻中(太25:15-25)主人分派給三位僕人不等量的資產管理,有五千、有兩千、有一千。擁有一千的,如果從客觀條件是最差的,即便主人沒要他設定賺五千的目標,擁有一千很容易看見自己的「少」,因此害怕失去、害怕被責罰,而「失敗」卻成為他的主。

    我們很難脫離「成功思維」,但是上帝的教會–上帝的身體中,肢體卻是要彼此鼓勵,並且是專注在「成長思維」。在以弗所書四章11至13節說到:「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為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長大成人是我們一同經歷和成就的事。

    「成長思維」的建立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對抗的是世界對「成功」的定義。我們家有四個孩子,每一個孩子都有他們的特質、差異;每一個孩子學走路、說話的時間都不一樣;他們的邏輯、性情也都不同。從踏入學校的那一天,孩子們便開始迎向世界對他們的期待(成就&成績),這樣的聲音很吸引人卻也很壓迫人,孩子、我們都需要回到神看我們特別的位置上,學習以「成長」代替「成功」。

    轉向「成長思維」,需要回到我們是上帝兒女的身份,並按著神所給的,勇敢地揮灑、回應祂的愛。關注在「成長」、鼓勵「成長」、讚美「成長」是彼此建立生命的良方,使我們能看見造物主賜給我們生命的美善得以發揮的喜悅。回應主,在乎知道我們願意被主使用,不是為了成功,卻是為了彼此的建造、成全與祝福,願主門徒的馨香之氣,在我們當中越發豐富,也成為我們生命的焦點。

————

[1] 週報分享是衍伸世界華福總幹事—董家驊牧師《21世紀使命門徒》書中的內容,標題是借用第十一章,福音與創新,第250頁,實踐工具箱/更新思維中七個觀點的第一點:成功思維 vs. 成長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