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Translate by google.

我的分數人生

作者 邱崇原教師 on . Posted in 信仰與生活

    最近陪著幾位高三生準備大學升學的申請,讓我想起自己當年推甄的興奮和緊張,也想起我的分數人生。我的求學期間特別長,在全職事奉以前幾乎沒有離開過學校。那是2015年的夏天,我在神學院的第一個學期。整個暑假不上別的,只學希臘文。當天教、隔天考、每兩週一大考。那時我住在神學院的單身宿舍,每天唸到半夜一兩點,怕吵到室友就直接睡在客廳沙發上。考卷發回來卻常常因為希臘文翻英文拼錯(例如希律王拼錯),或是文法問題(例如希臘文是The God,但英文God前面不放定冠詞)被東扣西扣。

    直到暑假結束我收到成績單,上面竟然寫著「C+」(附註「不需重修」;神學院規定聖經語言成績不到B就需要重修)。當下如同晴天霹靂—-我都已經虧負父母和過去栽培我的學界師長來唸神學院了,神學院的第一堂課竟然是這樣的成績?「讀神學院讀到被當」?當下羞愧、憤怒,我氣沖沖地走進Student Life辦公室,要找負責國際學生的Mark,他曾在開學的時候一對一地找我喝過咖啡。Mark用他如摩根·弗里曼般深邃的眼神,凝視著我說,「當你這麼生氣的時候仇敵最開心了,你希望魔鬼贏嗎?」

    這樣的回應倒是超乎我的意料之外。我心想,少用魔鬼來威脅我,Whatever,「我要投訴」。「你當然可以找我投訴,但我希望你先去找你的教授,他是你的弟兄」。「這分明就不公平」我非常不服氣地說,「你看這些考卷」我把一整疊的希臘文大小考推到Mark的眼前,「這不是歧視甚麼是歧視」。「你是用你的第二語言在學希臘文,我覺得你做得很不錯啊。」這樣說我更不服氣了,我不要這種安慰小孩的話,我不需要被差別對待。

    “What does this say about you?” Mark抬起頭來,指著考卷上的分數問我。"Does it define you?” 幾秒鐘的時間我沉默了,這是我第一次被問這樣的問題。是的,我覺得這分數決定了眾人怎麼看我,我的教會怎麼看我,我的弟兄姐妹怎麼看我,神學院怎麼看我。甚至也包括我怎麼看待自己—我心裡面沒有放下的是我是名門正派的社科博士生,屈就你這小小神學院…“Where is Jesus then?” Mark語重心長地問我。

    當我們思想耶穌和我們考試成績的關係,往往都是「耶穌幫助我考好分數」、「要靠主更努力唸書」。分數作為學習成果的量化指標,孩子的成長過程都需要和分數為伍,這也讓學習成為一件痛苦的事—被定義的分數人生讓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價值。我們需要幫助孩子的是認識到是耶穌,而非分數定義我們是誰。因為耶穌定義了我,我可以接受我的平凡、甚至是我的不成功。當分數定義的是我「這段時間」對「這個科目」的學習,而不是我本身的價值和成就,分數做為學習指標才真正對我有所幫助。

    離開前Mark說,教授附註不需重修,因為你做得很好,你通過了。